超微量分光光度計的工作原理說明
閱讀:735 發布時間:2024-5-23
超微量分光光度計是一款無須配備電腦的全波長(200-800nm)分光光度計。每次測量所需要的樣本量很少就可快速準確的檢測核酸、蛋白質和細胞溶液,同時配備比色皿模式,進行細菌等培養液濃度的檢測。相比于傳統的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產品,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計不僅可以大大減少檢測樣品的損耗,還因為檢測光徑減小而降低了對核酸或蛋白濃度稀釋的要求,對使用者來說比較方便。
超微量分光光度計采用朗伯-比爾定律,物質對光的選擇性吸收波長,以及相應的吸收系數是該物質的物理常數。當已知某純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的吸收系數后,可用同樣條件將該供試品配成溶液,測定其吸收度,即可由上式計算出供試品中該物質的含量。
該產品的優勢:
1、檢測所需的樣品微量,一般只需要0.3ul就能完成檢測;
2、檢測的范圍比較寬,吸光的范圍在0.05~375之間,與傳統的分光光度計相比,高了近125倍;
3、多數樣品都免去了稀釋的程序,檢測更加快捷;
4、消耗很低,儀器無需使用比色皿,直接通過石英材料制作的光纖下載板進行盛液,抗腐蝕性能強,不容易損壞。而且光纖和蓋子都經過了精細的工序處理,檢測完之后,只需使用濾紙擦拭,就能完*清除殘留的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