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研生實業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常見的細胞因子受體檢測的方法介紹
(一)活細胞系吸收試驗
原理
將過量的待測細胞與*細胞因子共孵育,若細胞膜表面存在相應的細胞因子受體即可結合細胞因子,通過測定前、后細胞因子生物活性的對比情況可推測待測細胞表面細胞因子受體是否存在。
方法
1.過量的待測細胞、適量細胞因子準備。
2.共孵育,時間根據待測細胞和細胞因子選擇。可設2h,4h,6h,8h和更長時間。
3.離心(1500r/min, 5分鐘)收集上清液。
4.測定孵育前后的細胞因子活性。方法同細胞因子測定。
注意事項
此法簡便,適用于定性,但不適用于定量檢測。
(二)核素標記重組細胞因子的放射受體分析
該方法是確定細胞因子受體分布及其特性的主要方法,可測定細胞受體的數量及親和力。通常標記的方法有以下兩種:
1.重組細胞系因子和核素體體外共孵育。
2.利用cDNA轉錄獲得足夠量的細胞因子mRNA,注入非洲爪蟾卵母細胞內,在體外翻譯的底物中加入核素標記的氨基酸(如35S-Met或3 H-Leu等)。通過生物合成內標記產生的重組細胞因子的功能不受影響,因此適用于某些穩定性較差的細胞因子的檢測。
(三)可溶性細胞因子受體的檢測
細胞因子受體除存在于細胞膜外,尚有部分細胞因子受體可分泌進入體液,稱為可溶性細胞因子受體(solublecytokinereceptor),如sIL-2R,sIL-4R和slFN-yR。這類受體多采用免疫學方法檢測故在此不作介紹。
(四)抗受體McAb法
利用細胞因子的McAb既可通過封閉受體抑制相應細胞因子的生物學活性進行受體檢測,也可用標記的McAb直接作免疫放射受體分析或免疫沉淀。
(五)重組細胞因子RIA法
利用化學交聯劑將標記的重組細胞因子與膜受體交聯,細胞裂解物經PAGE后進行放射自顯影分析,通過帶型分析可確定受體的分子量及亞單位。
(六)受體cDNA分析
分子克隆是在基因水平上研究細胞系因子受體的*途徑,通過核苷酸序列推導的氨基酸順序進行結構功能區分析,是深入探討受體作用機制的基礎。此外還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重組受體子。目前已有10多種細胞因子受體的基因被克隆出來,包括IL-1R, IL-2Ra及IL-3R,IL-4R,IL-6R,IL-7R,INF/R,MPOR,M-CSFR等。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