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實驗室廢水處理設備-技術分析
生物實驗室廢水可能含有大量細菌、病毒等病源微生物,化學 實驗藥劑和其他未知危害的生物因子。如果將這些污水直接排入公共管道,會危害公共衛生和自然水體,可能引起傳染病暴發流行。因此,需要一種對這種污水進行單處理的裝置,對其進行無害化處理。
生物實驗室廢水處理設備具有靈活性、安裝簡單、適應范圍廣、安全等優點。
正奧遠航生物實驗室廢水的處理方法,采用調節pH、混凝、助凝和芬頓氧化法處理生物實驗室廢水;包括如下步驟:
一:1;收集生物實驗室廢水進入貯水池后,進入pH調節池,池中投加pH調節劑,廢水pH降至2,攪拌10-30min,初步殺菌;
2;廢水進反應池,調pH為中性,并加入氧化鈣與廢水中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反應形成小沉淀懸浮物,其混合液流入后續混合池,池中加入混凝劑混凝沉淀,300r/min攪拌;
3;混合液進入絮凝池,池中投加助凝劑,60r/min攪拌,形成大顆粒絮體;
4;絮凝后的混合液進入沉淀池,沉淀池水力停留時間為90-120分鐘,絮體沉入沉淀池底部得到去除;
5;沉淀后的廢水上清液進入芬頓氧化池進行芬頓氧化,運行條件為H2O2投加量0.044-0.18mol/L,硫酸亞鐵投加量按照mol(H2O2)/mol(Fe2+)比為20∶0.5-20∶2進行投加,用酸調節法院溶液pH在2-4,反應3.5-5.5h,100r/min攪拌;
6;Fenton氧化后廢水進入中和池,投加NaOH或者氧化鈣調節出水pH為中性;
7;廢水經二次沉淀池沉淀60-120分鐘后,排放。
二:步驟1的pH調節劑為30%的稀H2SO4。
三:步驟2的氧化鈣摩爾投加量相當于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摩爾濃度的0.75-1.0倍,化學反應時間10-20min,
四:步驟2的混凝劑為聚合雙酸鋁鐵,混合時間為1-2min,投加量為40-60mg/L。
五:步驟3的助凝劑為聚丙烯酰胺。
六:步驟7排放的生物實驗室廢水中CODCr、LAS濃度、NH3-N、T-N、T-P達到或優于二級排放標準;細菌總數去除率均達到100%,細菌生物活性指標值為0,生物毒性指標發光菌抑制率小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