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譜儀系統2種常見的不同數據處理方法
液相色譜儀系統是由儲液器、泵、進樣器、色譜柱、檢測器、記錄儀等幾部分組成。
工作原理是儲液器中的流動相被高壓泵打入系統,樣品溶液經進樣器進入流動相,被流動相載入色譜柱(固定相) 內, 由于樣品溶液中的各組分在兩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數, 在兩相中作相對運動時, 經過反復多次的吸附- 解吸的分配過程, 各組分在移動速度上產生較大的差別, 被分離成單個組分依次從柱內流出, 通過檢測器時, 樣品濃度被轉換成電信號傳送到記錄儀,數據以圖譜形式打印出來。
液相色譜儀的儀器本身是記錄樣品通過檢測器時,吸光度的變化而產生的電信號變化,從而產生色譜譜圖。終的結果就算要靠后期的色譜數據處理系統的數據處理。下面介紹一下兩種常用的液相色譜儀的兩種數據處理方法。
在譜圖處理處理完譜圖,即可制作校正曲線,校正曲線是數據處理的重點,是將標樣譜圖的信息與數據做成一個標準,供處理試樣譜圖使用。校正是通過分析的準備好的標準樣品,來確定計算組分濃度的響應因子的過程。
1、外標法:外標法是指添加一定量的標準品于空白樣品中制成對照樣品,與未知檢測樣品平行進行樣品處理并檢測,根據對照品響應值與標準品的濃度函數關系計算出未知檢測樣品中被測組分濃度的定量方法。
2、內標法:內標法指的是將一定重量的純物質作為內標物加到一定量的被測樣品混合物中,然后對含有內標物的樣品進行色譜分析,分別測定內標物和待測組分的峰面積及相對校正因子,按公式計算出被測組分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