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口罩相關標準已初成體系,眾瑞小編將帶領大家再復習一下【不同標準對應的口罩檢測項目】
本期解讀內容:
項目1:過濾效率
章節號:4.4
測試方法:5.4
標準要求:在氣體流量為85L/min下,口罩對非油性顆粒的過濾效率:Ⅰ級≥95%、Ⅱ級≥99%、Ⅲ級≥99.97。
項目2:氣流阻力
章節號:4.5
測試方法:5.4
標準要求:在氣體流量為85 L/min情況下,口罩的吸氣阻力不得超過343.2 Pa(35 mm H2O)。
項目3:合成血液穿透
章節號:4.6
測試方法:5.5
標準要求: 將2 mL合成血液以10.7 kPa (80 mmHg)壓力噴向口罩,口罩內側不應出現滲透。
項目4:微生物指標
章節號:4.8
測試方法:1、非無菌口罩按照GB 15979-2002附錄B。2、無菌口罩按照GB/T 14233.2—2005第2章。
標準要求: 1、口罩應符合GB 15979-2002中微生物指標的要求:細菌、真菌菌落總數≤200 CFU/g,大腸菌群、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不得檢出。2、滅菌或無菌口罩:應無菌。
項目5:密合性
章節號:4.12
測試方法:5.11
標準要求: 總適合因數≥100
項目6:口罩基本要求
章節號:4.1
測試方法:5.1
標準要求:口罩應覆蓋佩戴者的口鼻部,應有良好的面部密合性,表面不得有破洞、污漬,不應有呼氣閥。
項目7:鼻夾
章節號:4.2
測試方法:5.2
標準要求:1、口罩上應配有鼻夾。2、鼻夾應具有可調節性。
項目8:口罩帶
章節號:4.3
測試方法:5.3
標準要求:1、口罩帶應調節方便。2、每根口罩帶與口罩體連接點處的斷裂強力應≥10 N。
項目8:表面抗濕性
章節號:4.7
測試方法:GB/T 4745—1997
標準要求: 不低于GB/T 4745-1997中3級的規定。
項目9:環氧乙烷殘留量
章節號:4.9
測試方法:GB/T 14233.1—2008
標準要求: ≤10μg/g
項目10:阻燃性能
章節號:4.10
測試方法:5.8
標準要求: 所用材料不應具有易燃性。續燃時間應≤5 s。
項目11:皮膚刺激性
章節號:4.11
測試方法:GB/T 16886.10—2005中6.3
標準要求: 原發刺激性指數≤1。
項目1:合成血液穿透
章節號:4.5
測試方法:5.5
標準要求: 2 mL合成血液以16.0kPa (120 mmHg)壓力噴向口罩外側面后,口罩內側面不應出現滲透。
項目2:過濾效率
章節號:4.6
測試方法:5.6.1
標準要求: 細菌過濾效率(BFE)≥95%
測試方法:5.6.2
標準要求: 顆粒過濾效率(PFE)≥30%
項目3:壓力差
章節號:4.7
測試方法:5.7
標準要求: 口罩兩側面進行氣體交換的壓力差ΔP≤49 Pa/cm2
項目4:微生物指標
章節號:4.9
測試方法:1、非無菌口罩按照GB 15979-2002附錄B。2、無菌口罩按照GB/T 14233.2—2005第2章。
標準要求:1. 非無菌口罩:細菌菌落總數≤100 CFU/g,大腸菌群、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與真菌不得檢出。2、滅菌或無菌口罩:應無菌。
項目5:環氧乙烷殘留量
章節號:4.1
測試方法:GB/T 14233.1—2008
標準要求: ≤10μg/g
項目6:外觀
章節號:4.1
測試方法:5.1
標準要求: 口罩外觀應整潔﹑形狀完好,表面不得有破損、污漬。
項目7:結構與尺寸
章節號:4.2
測試方法:5.2
標準要求: 口罩佩戴好后,應能罩住佩戴者的口,鼻至下頜。應符合設計的尺寸,最大偏差應不超過士5%。
項目8:鼻夾
章節號:4.3
測試方法:5.3.1 5.3.2
標準要求: 1、口罩上應配有鼻夾﹐鼻夾由可塑性材料制成。2、鼻夾長度應不小于8.0 cm。
儀器選型:游標卡尺
項目9:口罩帶
章節號:4.4
測試方法:5.4.1 5.4.2
標準要求: 1、口罩帶應戴取方便。2、每根口罩帶與口罩體連接點處的斷裂強力應不小于10 N。
儀器選型:口罩耳帶拉力測試儀
項目10:阻燃性能
章節號:4.8
測試方法:5.8
標準要求: 口罩材料應采用不易燃材料;口罩離開火焰后燃燒不大于5s。
項目11:皮膚刺激性
章節號:4.11
測試方法:GB/T 16886.10—2005中6.3
標準要求: 原發刺激性指數≤0.4
項目12:細胞毒性
章節號:4.12
測試方法:GB/T 16886.5—2003中8.2
標準要求: ≤2級
項目13:遲發型超敏反應
章節號:4.13
測試方法:GB/T 16886.10—2005 中7.5
標準要求: 無致敏反應
項目1:細菌過濾效率(BFE)
章節號:4.5
測試方法:5.5
標準要求:≥95%
項目2:通氣阻力
章節號:4.6
測試方法:5.6
標準要求: 口罩兩側進行氣體交換的通氣阻力 ≤49 Pa/cm2
項目3:微生物指標
章節號:4.7
測試方法:5.7.1 5.7.2
標準要求: 1. 非滅菌口罩:細菌菌落總數≤100 CFU/g,大腸菌群、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與真菌不得檢出。2. 滅菌口罩:應無菌。
項目4:環氧乙烷殘留量
章節號:4.8
測試方法:GB/T 14233.1-2008
標準要求: ≤10μg/g
項目5:外觀
章節號:4.1
測試方法:5.1
標準要求: 口罩外觀應整潔﹑形狀完好,表面不得有破損、污漬。
項目6:結構與尺寸
章節號:4.2
測試方法:5.2
標準要求: 口罩佩戴好后,應能罩住佩戴者的口,鼻至下頜。應符合設計的尺寸,最大偏差應不超過士5% 。
項目7:鼻夾
章節號:4.3
測試方法:5.3.1 5.3.2
標準要求: 1、口罩上應配有鼻夾﹐鼻夾由可塑性材料制成。2、鼻夾長度應不小于8.0 cm。
項目8:口罩帶
章節號:4.4
測試方法:5.4.1 5.4.2
標準要求: 1、口罩帶應戴取方便。2、每根口罩帶與口罩體連接點處的斷裂強力應不小于10 N。
儀器選型:口罩耳帶拉力測試儀
項目9:生物學評價
章節號:4.9
測試方法:1、按照GB/T 16886.12和GB/T 16886.5制備浸提液,GB/T14233.2—2005中四唑鹽(MTT)比色法進行試驗。2、依據GB/T 16886.12規定制備浸提液,采用 GB/T 16886.10中規定的動物皮膚刺激試驗進行試驗。3、按照GB/T 16886.12規定的條件制備浸提液,采用GB/T 16886.10中規定的遲發型超敏反應最大劑量進行試驗。
標準要求:1、細胞毒性≤2級。2、皮膚刺激:原發刺激記分≤0.4。3、遲發型超敏反應≤1級。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