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津與神戶大學聯手出開發大腸癌早期篩查方法
島津制作所、神戶大學研究生院醫學研究科以及國家癌癥研究中心聯手,利用三重四級桿氣相色譜分析儀的代謝組學分析技術,通過對血液中的代謝物進行綜合分析,開發出了能夠及時在檢測大腸癌早期階段的進行診斷的篩查方法。
該研究結果,刊登在了2月4日的美國科學雜志《Oncotarget》的電子期刊上。
【研究成果概況】
神戶大學的吉田準教授小組于2012年,使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的臨床代謝組學分析技術,對大腸癌患者和正常樣品的血清進行分析,得以開發出了一種可靠的、利用4種代謝物的標記進行診斷預測的方法。該預測方法,與以往的CEA及CA 19-9等的腫瘤標志物方法相比實用性更高,但作為篩查方法在靈敏度、特異性方面還不夠完善。
島津制作所結合高速掃描控制技術(ASSP)和Smart MRM技術了高速、高靈敏度GC/MS/MS技術。島津制作所和神戶大學組成的共同研究小組使用該技術,開發出了精度優于血漿代謝物的定量分析手法。采用這種手法,對國立癌癥研究中心的所保存的臨床信息中600個以上的標本進行分析,zui終開發出了高性能的篩查方法。通過對患者及正常人樣本血漿中的代謝物進行綜合分析,發現了8種多生物標記物可以用于大腸癌診斷(丙酮酸,乙醇酸,色氨酸,棕櫚油酸,富馬酸,鳥氨酸,賴氨酸,3-羥基異戊酸)。基于這8種代謝物數據,制作出了靈敏度、特異度指標均高于96%的大腸癌診斷預測方法。并且,開發的診斷預測方法,經確認能夠在階段0和階段1時的早期大腸癌患者身上獲得很高的靈敏度。
本研究,由日本醫療研究開發機構(AMED)的醫療領域研究成果開發事業分析測試技術/儀器開發計劃(開發課題名稱《全自動超早期大腸癌檢查診斷系統的實用化》,組長:島津制作所分析測試儀器事業部尾島典行 副組長:神戶大學研究生院醫學研究科副教授吉田優)協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