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潔凈,安全無憂:全自動實驗室洗瓶機操作與維護全指南
全自動洗瓶機不僅節省了科研人員寶貴的時間,更能通過標準化流程確保玻璃器皿的潔凈度,為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奠定基礎。為確保其性能穩定并延長使用壽命,掌握正確的操作與維護流程至關重要。
一、 深入認知:操作前的準備
研讀說明書: 初次接觸設備或更換型號時,務必系統閱讀制造商提供的操作與維護手冊,這是安全有效使用的前提。
熟悉控制面板: 花些時間辨識面板上所有按鈕、開關、顯示屏及指示燈的功能與狀態含義,確保運行時能清晰掌握設備狀態。
二、 科學裝載:清洗成功的第一步
預處理與篩選: 裝載前,清除器皿內大塊殘渣或高粘度物質。嚴格檢查器皿,剔除任何有裂紋、缺口或嚴重磨損的玻璃制品,防止其破裂損傷設備或堵塞管路。
合理放置: 依據洗瓶機設計的專用籃架或支架,穩固放置器皿。確保器皿間、器皿與噴淋臂(噴淋噴嘴)間留有充足間隙,以保證高壓水流和清洗劑能覆蓋所有表面。避免過度擁擠導致清洗盲區。
方向與重心: 確保瓶口向下傾斜利于排水干燥;穩固擺放防止器皿在水流沖擊下傾倒碰撞。
三、 精準運行:程序選擇與啟動
按需選程序: 根據待洗器皿的材質(如玻璃、塑料)、尺寸、污染程度(水溶性殘留、油脂、蛋白質、細胞培養殘留等),審慎選擇預設或用戶自定義的清洗程序。頑固污漬或生物污染需選擇強化程序(通常包含預洗、主洗、多次漂洗、干燥階段)。
安全啟動: 再次檢查艙門是否已嚴密關閉并鎖定。選定程序后,按下啟動鍵。設備將自動完成注水、加熱、清洗劑注入、循環噴淋、漂洗、干燥(若程序包含)等全過程。
四、 規范卸載:清洗后的處理
靜待運行結束: 程序完成后,耐心等待設備提示清洗完成。
有序卸載: 小心開啟艙門,逐一、穩妥地取出清洗后的器皿。
質量檢查: 目視檢查器皿內、外表面是否潔凈、透亮、無水漬或可見殘留物。必要時進行殘留檢測(如pH、電導率檢測、ATP生物熒光檢測)。
五、 持久保障:日常清潔與系統維護
腔體清潔: 每次運行后或每日結束時,清理腔體底部的濾網/垃圾收集杯,清除殘留的碎玻璃、顆粒物或絮狀污垢,防止堵塞排水管路和噴淋臂。
定期專業保養: 嚴格遵循制造商推薦的維護計劃,進行更深入的檢查和保養(如泵、傳感器、管路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