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傳感器
機器產業近年來發展很快,2012年產量為16萬臺,歐、美、日等工業發達國家機器人市場已比較成熟,已處于平增長階段。其機器人密度(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韓國為347臺,日本為339臺,法國為261臺,而我國為10臺(有統計數據稱為21臺, 僅供參考)。而我國機器人市場也發展很快,工業機器人每年裝機量增長速度均超過20%,2010年裝機量為52290臺,2011年上漲到74317臺,實現了42%的增長率。在2012年,我國出臺了《智能制造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2013年4月21日還成立了“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這些均證明了我國機器人產業將會有更大的發展。
機器人產品目前分類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兩大類。國內也有分為工業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兩大類的;或分為一般機器人和智能機器人兩大類;或分為一般機器人和移動機器人兩類;或分為一般機器人和擬人機器人兩類等。目前工業機器人多用于搬運、分揀、上下料、包裝、碼垛、焊接、噴涂、打磨、拋光、切割、擺放、裝配等方面。
一般機器人系統由機械手、環境、任務和控制器四個互相作用的部分組成(詳見圖1)。我們稱一般安裝在機器人機械手上的為內傳感器(Inner Sensons),而稱作為環境的一部分的傳感器為外傳感器(External Sensons)。下面將以此為主,結合機器人傳感器其它分類方法進行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