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是名副其實的制造大國,儀器儀表工業在起步比較晚的情況下,經過20年的不懈努力,研發和生產體系也日益健全,尤其在近幾年儀器儀表銷售率以每年15%遞增,為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提供了巨大助力。
本文集思羅列了5個點,綜合市場上繁復冗雜的信息,為各位業內人士捋清當前儀器行業的發展現況。
一、1個宗旨
第十九次大會報告把創新放在發展的*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這樣一個定位,是對創新作用的進一步肯定和強化。國家的發展和穩定都離不開科技創新,世界科技正處于革命性變革的前夜,加強對科技與產業前沿的研究,對未來在科技經濟競爭中占據主動至關重要。
二、2個方向
1.緊跟智能裝備制造
智能裝備制造在國家文件中被表述的定位是“基礎配套”,而國內企業裝備制造著重在“重”、“大”、“長”、“厚”,在重工業和大型設備上成就,在高技術含量的自動化儀表及系統、科學測試儀器、傳感器、元器件等產品的競爭上,國內儀器儀表行業基本上都處于相當被動的境地,是裝備制造業中進口較多和外貿逆差zui大的行業。
2.強化產品穩定性與可靠性
隨著工業自動化和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我國的工業生產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儀器儀表作為自動化行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工業安全,即穩定性和可靠性的質疑。目前儀器廠商的許多核心技術包括軟件和硬件都是從國外購買,再進行二次開發,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很難保證其穩定性,甚或危及人身與設備的安全。
三、3個動態
1.10月16日,南京市召開2017年南京質量提升大會,南京277個產品推動多個檢驗檢測平臺入駐江北新區。
2.河北省承德市雙灤區政府與國能富邦承德有限公司11月14日就國家檢驗檢測認證產業園建設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3.近日,臺州市政府下發了食品檢驗檢測資源“市區一體化”建設實施方案,11月下旬,相關運行機制將進行調試。
近期,各省積極加快檢測機構建設,關于行業發展動態不斷。隨著社會發展進步,基于全社會對生活健康水平及社會環境保護等方面要求的不斷提高,我國檢驗檢測行業發展快速并備受關注,相關檢測機構數量急速增長的同時也意味著相關檢測儀器設備的需求急劇擴增,未來前景不可估量。
四、4個領域
從“第十八次大會”到“第十九次大會”,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深化;從“十二五”到“十三五”,環保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就子行業而言,四大細分領域的將成為zui大亮點。
1.工業環保
工業環保市場主要囊括工業大氣、工業水處理、工業固廢、工業節能及能源服務、工業監測領域等,一旦上述領域全面爆發,市場規模不下10000億。
2.環境監測
環保法、生態環境監測網絡、“三大十條”陸續落地,環境監測站點持續增加,據預測,2020年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800億元,環境監測行業的景氣度不可謂不高。
3.土壤修復
近期,國家印發了土地調查的通知,土壤環境管理法開始試運行,土壤污染防治法經過了人大*次審議。報告顯示,土壤修復市場空間高達4.6萬億,未來規模甚至會擴大到10萬億級別。
4.環境服務業
環保產業的崛起帶動了環境服務業的興盛,在監管趨嚴、產業規模大擴容、資本驅動等多重因素下,環境服務業進入了新階段,預計到“十三五”末市場規模將增長至2.3萬億元。
五、5個標準
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儀器設備作為zui強助力,要想實現社會產業的快速、健康、科學、規范發展,標準化工作踐行是重點之重。
1.近日,新版《地下水質量標準》正式發布,指標增加54項,水質監測的技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2.ISO3108《鋼絲繩整繩破斷力測定試驗方法》發布,我國檢測話語權再升級。
3.有關紙質測定的兩項國家標準通過審定,涉及光譜色譜法,*造紙行業無動力粘度檢測方法的空白。
4.環保部近日又對六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征求意見,分析儀器“水漲船高”,迎來更多市場機會。
5.《中國機器人標準化(2017)》正式發布,為未來機器人標準化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
近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將于2018年1月1日開始施行。標準的踐行對技術與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依據,為儀器產業轉型和升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對儀器行業現階段發展來說,創新是宗旨;智能、穩定可靠是追求;檢測機構,工業環保、環境監測、土壤修復、環境服務業是商機;國家標準是支撐。只有在有力的支撐下,堅持宗旨,確立追求才能發展商機。
在此過程中,儀器儀表企業品牌可積極參與標準修訂與完善,為自身發展與產業壯大出謀劃策。同時在產品的創新和質量上下功夫,積極參與,主動迎戰市場難題,做創新開拓的奮進者,助力儀器產業在上的競爭力和話語權提升。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