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青島清永凈化設備有限公司>>公司動態>>部分領域產能過剩 企業籌謀并購擴張
在2013中國環保上市公司峰會上,環保部透露了我國環保產業的發展數據。目前我國環境保護相關產業的年營業收入在3萬億元左右,年復合增長率達30%,表明我國環保相關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期。比較來看,3萬億元比2004年時的4572億元增長近6倍,而從業單位則在這九年中增加了23倍。
根據初步調查的結果,按照環保產品、環境服務和資源循環利用等大環保的分類方法,我國環保產業從業機構約2.4萬家,上市公司約400家,年營業收入約3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0%,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吳曉青介紹。而據2004年環保部的數據,當時我國環保相關產業從業單位僅有1000多家,年收入總額僅4572億元,還不到現在的兩成。
我國的環保相關產業可分為節能產業、環保產業、生態產業和資源回收利用產業四大類,環保部2004年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當時我國環保相關產業中,資源回收利用所占比例zui高,接近六成,而節能、生態產業所占比例相對較少,但近幾年,節能、生態文明建設越來越被*重視,大量相關企業發展迅速,3萬億元的營收規模中,節能、生態領域產業所占比例應有所增加。
相對于石油、房地產等我國傳統的支柱型產業而言,目前環保相關產業仍然處于發展初期。數據顯示,2012年僅中石化一家企業就實現了營業收入2.786萬億元,幾乎與整個環保產業營收規模相當。曾賢剛表示,這證明目前我國仍未培育出能夠于全國甚至世界的環保企業,大多數環保企業仍然在中低端技術、基礎領域打轉,不少企業甚至過于盲目地跟風,結果導致我國環保產業中部分領域已經開始形成了產能過剩的現象,但大多數企業真正需要的技術、服務、產品仍只能從國外進口。
據全聯環境商會數據統計,目前主要環保上市公司中,一半以上的市值低于50億元,市值在200億元以上的只有5家,去年全年盈利超過10億元的僅三家,與環保*丹納赫、威立雅和蘇伊士等規模相去甚遠。環保業內流傳甚廣的一個說法是,技術再先進規模再大的上市公司,在國內環保細分領域能占10%以上的份額已屬相當不易。由此可見,我國環保產業散、小等特點還比較突出。為此,通過并購來做大做強,快速切入細分領域已經成為業界共識。業內分析指出,去年涉及環保領域的并購項目不足20例,今年至今已超過80例,環保產業新一輪并購浪潮已經掀起。在2013環保上市公司峰會間隙,多名上市公司董事長表示,公司未來有并購計劃,多個項目正處于前期籌備階段。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