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植物油的幾大誤區及植物油水分檢測方法
關于植物油的幾大誤區及植物油水分檢測方法
植物油為日常生活*用品之一,現在深圳冠亞就zui近研究給大家講述一下植物油的幾大誤區
誤區一:橄欖油zui貴,所以營養價值也zui高。
因為橄欖油提煉起來比較 困難,其生產的勞動價值高,所以價格也就水漲船高了。當然,橄欖油有很多好處,比如,它可以軟化血管,對心腦血管疾病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還可以降低糖 尿病人的血糖含量,預防癌癥和老年失憶癥等。橄欖油還能促進上皮組織的生長,可用于燒傷燙傷的創面保護,而且*痕。橄欖油的維生素含量是zui高的,它所 含的歐米伽—3脂肪酸也是不可替代的。
盡管如此,也不能光吃橄欖油,因為每一種植物油都有自已的*之處,因此,的選擇是各種 油換著吃。其他的植物油如葵花油、大豆油和玉米油也是*。它們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改善皮膚狀況,加速胃潰瘍的*,降低 血壓和膽固醇,是大腦正常運轉所必需的原料。
誤區二:精煉才是植物油質量的保證
提煉(包括精煉和脫臭)過程可以去掉植物難聞的氣味,還能去掉由于保存不當而進入種子中的有毒物質。但是在去除這些雜質的同時,許多維生素等對身體有益的物質也隨之失去了。
誤區三:永遠告別動物油 人們認為吃動物油易引發冠心病、肥胖癥等,因而青睞植物油,其實這很片面。
動物油(魚油除外)含飽和性脂肪酸,易導致動脈硬化,但它又含有對心血管有益的多烯酸、脂蛋白等,可起到改善顱內動脈營養與結構、抗高血壓和預防腦中風的作用。豬油等作為脂質還具有構成人體飽腹感和保護皮膚與維持體溫,保護和固定臟器等功能。
光吃植物油會促使體內過氧化物增加,與人體蛋白質結合形成脂褐素,在器官中沉積,會促使人衰老。此外過氧化物增加還會影響人體對維生素的吸收,增加乳腺癌、結腸癌發病率。過氧化物還會在血管壁、肝臟、腦細胞上形成,引起動脈硬化、肝硬化、腦血栓等疾病。
正確的吃法是植物油、動物油搭配或交替食用,其比例是10:7。動植物油混吃還有利于防止心血管疾病。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對防止動脈硬化有利。所以用動物油1份、植物油2份制成混合油食用,可以取長補短。
誤區四:標有不含膽固醇字樣的油才是好油
不含膽固醇這個標記只不過是一個廣告用語而已。在植物油里原則上是不可能沒有膽固醇的!在生物化學中,膽固醇及其衍生物質是構成一切機體結構的基本成分。動物對它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對植物而言也不能說*就用不著。
《棉籽油》、《葵花籽油》、《油茶籽油》、《玉米油》、《米糠油》五項食用植物油國家標準,已于2003年5月14日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將于2003年10月1日起實施。 深圳冠亞-食用油水份儀全過程操作視頻
1 標準制修訂的主要內容 1.1規范名詞術語 根據《化工標準名詞術語》的規定,對專業名詞術語進行了規范,統一定義和表述。將文本中的名詞術語逐一進行闡述。 1.2 明確強制條文 本次修訂的標準主要采取了條文強制的形式。強制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點: 1.2.1限定了食用油中的酸值、過氧化值、溶劑殘留量等指標 酸值、過氧化值、溶劑殘留量這3項指標,既是加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指標,又是產品的衛生安全限制指標。它們的高低不但反映了加工工藝的控制、產品品質的狀況,而且也反映了油脂的分解速度和氧化、劣變情況。上述指標過高,都會對人體的健康有害。 1.2.2限定了食用油質量的基礎等級指標 對第四個等級的壓榨成品油和第四個等級的浸出成品油的各項指標進行了強制。這是對食用植物油產品的zui低質量要求。不僅是維護廣大消費者的根本利益,也是為了避免低質量的產品對消費者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1.2.3增加了保護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的條款 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為了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對用轉基因油料加工的原油、成品油、壓榨油,浸出法加工的原油、成品油和原料原產國等都必須分別用“轉基因”、“壓榨”、“浸出”、原料原產“國名”等字樣在標簽中標識。 1.3 重新明確產品分類的等級 根據產品的用途、加工工藝和質量要求的不同,將油脂產品分為原油和成品油,成品油又分為壓榨成品油和浸出成品油。 原 油即指未經精煉等工藝處理的油脂(又稱毛油),不能直接用于人類食用,只能作為成品油的原料。增加原油這個類別,使原油在進行貿易時有章可循,同時也防止 將原油直接投放市場,嚴重危害消費者的健康。成品油則是經過精練加工達到了食用標準的油脂產品。壓榨成品油是指用機械擠壓方法提取原油加工的成品油;浸出 成品油是指用符合衛生要求的溶劑,采用浸出方法提取的原油加工的成品油。 成品油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4個質量等級,分別相當于原來的色拉油、烹調油、一級油、二級油。 1.4 對部分質量指標進行了調整 油脂的質量要求包括4個方面:特征指標、質量指標、衛生指標、其他(摻偽試驗)。 1.4.1特征指標 特征指標中的項目和指標值的設定,等同采用了食品法典委員會(CAC)標準,這樣既有利于與標準接軌,也可為植物油摻偽試驗提供參考。 1.4.2質量指標 增加了“過氧化值”和“溶劑殘留量”兩項指標。這兩項指標既是衛生指標又是質量控制指標,也是衡量油脂加工工藝及設備的重要參數,可以更加全面的反映油脂產品的質量。 原油“質量指標”中共設6個項目,包括氣味、滋味、水分及揮發物,不溶性雜質,酸值,過氧化值,溶劑殘留量;成品油分為四個等級“質量指標”中共設12個項目,包括:色澤,氣味、滋味,透明度,水分及揮發物,不溶性雜質,酸值,過氧化值,加熱試驗,含皂量,煙點,冷凍實驗和溶劑殘留量。 1.4.3衛生指標 執行GB2716《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和GB2760《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 1.4.4其他 注明不得混有其他食用油或非食用油外,也不得添加任何香精和香料 1.5 標簽 本次標準強調了標簽的重要性,除應遵循GB7718的規定外,特別規定了轉基因、壓榨、浸出產品和原料產國必須標識,以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2 五個標準的質量指標內容 注:1.劃有“—”者不做檢測。壓榨油和一、二級浸出油的溶劑殘留量檢出值小于10mg/kg時,視為未檢出。2.黑體部分指標強制。 2.1 棉籽油GB1537-2003
表1 棉籽原油質量標準
表2 壓榨成品棉籽油、浸出成品棉籽油質量標準
2.2 葵花籽油GB10464-2003 表3 葵花籽原油質量標準
表4 壓榨成品葵花籽油、浸出成品葵花籽油質量標準
2.3 油茶籽油GB11765-2003 表5 油茶籽原油質量標準
表6 壓榨成品油茶籽油質量標準
表7 浸出成品油茶籽油質量標準
2.4 玉米油GB19111-2003 表8 玉米原油質量標準
表9 壓榨成品玉米油、浸出成品玉米油質量標準
2.5 米糠油GB19112-2003 表10 米糠原油質量標準
表11 壓榨成品米糠油、浸出成品米糠油質量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