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543.6—1995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 鹵素水分測定儀
GB/T 3543.6—1995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農作物種子水分的測定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農作物種子質量的檢測。
2 引用標準
GB/T 3543.2 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 扦樣
3 術語
水分 moisture content
按規定程序把種子樣品烘干所失去的重量,用失去重量占供檢樣品原始重量的百分率表示。
4 儀器設備
a. 恒溫烘箱:裝有可移動多孔的鐵絲網架和可測到0.5℃的溫度計。
b. 粉碎(磨粉)機:備有0.5,1.0和4.0mm的金屬絲篩子。
c. 樣品盒、干燥器、干燥劑等。
d. 天平:感量達到0.001g。
5 測定程序
由于自由水易受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所以應采取一些措施盡量防止水分的喪失。如送驗樣品必須裝在防濕容器中,并盡可能排除其中的空氣;樣品接收后立即測定;測定過程中的取樣、磨碎和稱重須操作迅速;避免磨碎蒸發等。不磨碎種子這一過程所需的時間不得超過2min。
5.1 低恒溫烘干法
5.1.1 適用種類
蔥屬(Allium spp.),花生(Arachis hypogaea),蕓苔屬(Brassica spp.),辣椒屬(Capsicum spp.),大豆(Glycine max),棉屬(Gossypium spp.),向日葵 (Helianthus annuus),亞麻(Linum usitatissimum),蘿卜(Raphanus sativus),蓖麻(Ricinus communis),芝麻(Sesamum indicum),茄子(Solanum melongena)。
該法必須在相對濕度70%以下的室內進行。
5.1.2 取樣磨碎
供水分測定的送驗樣品必須符合GB/T 3543.2的要求。用下列一種方法進行充分混合,并從此送驗樣品中取15~25g。
a. 用匙在樣品罐內攪拌。
b. 將原樣品罐的罐口對準另一個同樣大小的空罐口,把種子在兩個容器間往返傾倒。
烘干前必須磨碎的種子種類及磨碎細度見表1。
表 1 必須磨碎的種子種類及磨碎細度
作 物 種 類 | 磨 碎 細 度 |
燕麥屬(Avena spp.) 水稻(Oryza sativa L.) 甜蕎(Fagopyrum esculentum) 苦蕎(Fagopyrum tataricum) 黑麥(Secale ceraele) 高梁屬(sorghum spp.) 小麥屬(Triticum spp.) 玉米(Zea mays) | 至少有50%的磨碎成分通過0.5mm篩孔的金屬絲篩,而留在1.0mm篩孔的金屬絲篩子上不超過10% |
大豆(Glycine max) 菜豆屬(Phaseolus spp.) 豌豆(Pisum sativrm) 西瓜(Citrullus lanatus) 巢菜屬(Vicia spp.) | 需要粗磨,至少有50%的磨碎成分通4.0mm篩孔 |
棉屬(Gossypium spp.) 花生(Arachis hypogaea) 蓖麻(Ricinus communis) | 磨碎或切成薄片 |
進行測定需取二個重復的獨立試驗樣品。必須使試驗樣品在樣品盒的分布為每平方厘米不超過0.3g。
取樣勿直接用手觸摸種子,而應用勺或鏟子。
5.1.3 烘干稱重
先將樣品盒預先烘干、冷卻、稱重,并記下盒號,取得試樣兩份(磨碎種子應從不同部位取得),每份4.5~5.0g,將試樣放入預先烘干和稱重過的樣品盒內,再稱重(至0.001g)。使烘箱通電預熱至110~115℃,將樣品攤平放入烘箱內的上層,樣品盒距溫度計的水銀球約2.5cm處,迅速關閉烘箱門,使箱溫在5~10min內回升至103±2℃時開始計算時間,烘8h。用坩堝鉗或戴上手套蓋好盒蓋(在箱內加蓋),取出后放入干燥器內冷卻至室溫,約30~45min后再稱重。
5.2 高溫烘干法
適用于下列種子種類:芹菜(Apium graveolens),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燕麥屬(Avena spp.),甜菜(Beta vulgaris),西瓜(Citrullus Lanatus),甜瓜屬(Cucumis spp.),南瓜屬(Cucurbita spp.),胡蘿卜(Daucus carota),甜蕎(Fagopyrum esculentum),苦蕎(Fagopyrum tataricum),大麥(Hordeum vulgare),萵苣(Lactuca sativa),番茄(Lycopersicom Lycopersicum),苜蓿屬 (Medicago spp.),草木樨屬(Melilotus spp.),煙草(Nicotiana tabacum),水稻(Oryza sativa),黍屬(Panicum spp.),菜豆屬(Phaseolus spp.),豌豆(Pisum sativum),鴉蔥(Scorzonera hispanica),黑麥(Secale cereale),狗尾草屬(Setaria spp.),高粱屬(Sorghum spp.),菠菜(Spinacia oleracea),小麥屬(Triticum spp.),巢菜屬(Vicia spp.),玉米(Zea mays)。
其程序與低恒溫烘干法相同。必須磨碎的種子種類及磨碎細度見表1 。
首先將烘箱預熱至140~145℃,打開箱門5~10min后,烘箱溫度須保持130~133℃,樣品烘干時間為1h。
5.3 高水分預先烘干法
需要磨碎的種子,如果禾谷類種子水分超過18%,豆類和油料作物水分超過 16%時,必須采用預先烘干法。
稱取兩份樣品各25.00±0.02g,置于直徑大于8cm的樣品盒中,在103±2℃烘箱中預烘30min(油料種子在70℃預烘1h)。取出后放在室溫冷卻和稱重。此后立即將這兩個半干樣品分別磨碎,并將磨碎物各取一份樣品按5.1或5.2 條所規定的方法進行測定。
6 結果計算
6.1 結果計算
根據烘后失去的重量計算種子水分百分率,按式(1)計算到小數點后一位:
種子水分(%)=〔M2-M3/M2-M1〕×100………………………………(1) |
式中:M1── | 樣品盒和蓋的重量,g; |
M2── | 樣品盒和蓋及樣品的烘前重量,g; |
M3── | 樣品盒和蓋及樣品的烘后重量,g。 |
若用預先烘干法,可從*次(預先烘干)和第二次按上述公式計算所得的水分結果換算樣品的原始水分,按式(2)計算。
種子水分(%)=S1+S2-(S1×S2/100)………………………………………(2) |
式中:S1── | *次整粒種子烘后失去的水分,%; |
S2── | 第二次磨碎種子烘后失去的水分,%。 |
6.2 容許差距
若一個樣品的兩次測定之間的差距不超過0.2%,其結果可用兩次測定值的算術平均數表示。否則,重做兩次測定。
7 結果報告
結果填報在檢驗結果報告單的規定空格中,度為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