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產品
暫無信息 |
環境保護費改稅昨日出臺
環境保護費改稅昨日出臺
全國人大常委會昨日將分組審議環境保護稅法草案,草案就征收環保稅作出哪些規定?
我國從2003年開始征收排污費,對于防治環境污染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與稅收制度相比,排污費制度存在執法剛性不足、地方政府和部門干預等問題,因此有必要進行環境保護費改稅。環境保護費改稅按照“稅負平移”的原則進行。草案規定,環保稅的納稅人為向我國領域、海域直接排污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向依法設立的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應稅污染物,而又繳納了處理費用的,由于他們不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所以不繳納相應污染物的環境保護稅。
草案規定,環保稅的征收對象是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污染物和噪聲四類。各方面爭議比較大的對二氧化碳征收環境保護稅的問題,暫時不納入征收范圍。草案還規定了5項免稅的情形。其中考慮到現行稅制中已經有車船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等稅種對機動車的生產和使用進行調節,而車船稅和消費稅是按照排量征稅,對促進節能減排發揮了積極作用,在當前推進結構性減稅的大環境下,不宜再進一步的增加使用成本,因此對機動車、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動污染源排放的應稅污染物免稅。
為了鼓勵企業通過采用良好技術減少污染物的排放。草案還規定,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50%的減半征收環境保護稅。
由費改稅,是環保稅法真正落地實施后zui顯著的變化。稅將收歸何處,將怎樣使用,又將能否保證用于環保事業呢?
關于稅收到哪里,草案當中已有明確。環保稅開征之后,收入也全部歸地方所有,這與排污費時代基本一致。但也有人看著“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的字眼納了悶——進入一般公共預算的大盤子,這錢還能確保用于環保嗎?對此,中國財政科學院副院長白景明表示,排污費時代同樣是收歸了一般公共預算的,至于用途,改為環保稅后,同樣是要用于環保。
白景明解釋:“費改稅以后和原來的安排是一樣的,原來排污的收入也是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屬于非稅收入類,使用的時候就是算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主要用于環保方面,包括環境保護的一些工程,包括大氣污染的治理、水污染的治理等等。現在費改稅以后,稅負平移,它還是安排在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里,沒有實質的變化。要征收環境保護稅,重要的原則還是要為環境保護、環境治理籌措資金,這是它的主要的目的,我個人認為它應該以后還是用在環保方面,會更好的去統籌使用這塊資金。同時征收稅以后,這塊收入更有穩定性。”
不僅如此,由費改稅后,稅務部門將在環保部門的配合下負擔起征收責任。這對征收力度很大加強。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認為,制定環保稅法、推進環保費改稅,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現行排污費制度存在的執法剛性不足、行政干預較多、強制性和規范性較為缺乏的問題,有利于促進形成治污減排的內在約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