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只有一個,雷區卻有很多!如何避免?
在實驗室中,超純水(一級水)通常用于高精密分析實驗,水質好壞直接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導致水質劣化的雷區有很多,如何避免值得思考。您是否也曾踩過超純水使用的雷區呢?又是如何解決的?
01 超純水應即取即用
如圖中曲線顯示,隨著超純水在環境中放置時間延長,電阻率劣化的速度加劇。當放置時間達到1小時時,超純水的電阻率下降到4兆歐。不同環境中的水質劣化速度可能有所不同,為了規避這一風險,超純水應盡量即取即用。

02 電阻率和TOC水平雙參數監控
電阻率可以反映超純水中的離子含量水平,但無法顯示水中其他污染物的情況。其中,有機物是一個關鍵污染物,能夠影響液相分析、液質聯用分析、元素分析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下圖實驗表明,隨著蔗糖(有機物)含量的增加,電阻率值未發生明顯變化,而有機物含量卻劇烈增加,水質劣化明顯,這凸顯了雙參數監控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