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林省泰和試驗機有限公司>>公司動態>>門診抗菌藥不超20% 違者取消處方權
門診抗菌藥處方比不超2成、住院抗菌藥物使用率不超過6成;多次出現抗菌藥物超常處方的醫師將被警告直至取消相關藥物處方權……5月18日下午,省衛生廳召開全省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電視會議,按照衛生部要求,針對各醫療機構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即將開始,重點是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專項整治活動為期三年。
門診抗菌藥處方比不超兩成
整治活動中,醫療機構將對院、科兩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情況展開調查:抗菌藥物品種、使用量排名*位的抗菌藥物品種,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門診抗菌藥物處方比例等。
醫療機構要對抗菌藥物目錄進行全面梳理,清退存在安全隱患、療效不確定、耐藥嚴重、性價比差和違規*的抗菌藥物品種;嚴格控制抗菌藥物品種,三級醫院抗菌藥物品種原則上不超過50種,二級醫院抗菌藥物品種原則上不超過35種,同一通用名稱注射劑型和口服劑型各不超過2種,處方組成類同的復方制劑1-2種。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療需求,醫療機構可啟動臨時采購程序。
根據整治要求,醫療機構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不超過60%,門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不超過20%;I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比例不超過30%;住院患者外科手術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時間控制在術前30分鐘至2小時,I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時間不超過24小時。
亂開抗菌藥處方將被取消處方權
本次專項整治,各級醫院還將落實抗菌藥物處方點評制度。醫療機構將組織感染、藥學等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對抗菌藥物處方、醫囑實施專項點評。每個月組織對25%的具有抗菌藥物處方權醫師所開具的處方、醫囑進行點評,每名醫師不少于50份處方、醫囑。
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名的醫師,向全院公示;對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名的醫師,在全院范圍內進行通報。點評結果作為科室和醫務人員績效考核重要依據。
對出現抗菌藥物超常處方3次以上且無正當理由的醫師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級和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處方權;限制處方權后,仍連續出現2次以上超常處方且無正當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藥物處方權。
監測抗菌藥應用和細菌耐藥性
衛生部、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將建立互聯互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和細菌耐藥監測網,定期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年內全省所有三級醫院和50%以上的二級醫院要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二級以上醫院接受抗菌藥物治療住院患者微生物檢驗樣本送檢率不低于30%。通過監測結果,要及時評估抗菌藥物使用適宜性;及時發現使用量異常增長、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頻繁超劑量使用、企業違規銷售以及頻繁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等情況,及時采取有效干預措施。
抗生素現狀
醫療機構:醫院抗菌藥物品種要減一半以上
“本次整治抗菌藥物濫用非常嚴厲,臨床常用的抗生素要減一半以上。”昨日一位參會的醫院院長說,現在醫院有抗菌藥物大概100種左右,按照規定需要砍掉近一半。目前醫院主要是在強調合理用藥,品種的遴選還沒有正式開始,此次整治是加強規范的好機會。今后患者想開頭孢不容易了。
衛生廳廳長:有些國外淘汰的抗生素仍在用
省衛生廳副廳長黃祖瑚分析我省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時說,目前醫療機構使用的抗菌藥物有150種~160種,但是有些是國外早就淘汰的品種,根本不符合安全、有效、經濟的藥物遴選原則。醫生使用抗生素不規范,患者沒有適應癥卻使用抗生素,使用劑量超標,品種規格多,有些療效不確定,分級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超權限開藥等問題也比較明顯。
外科醫生:不少預防性抗生素“多此一舉”
一位外科醫生說,有59.3%的病人在手術結束24小時之后還接受預防性抗生素,有的是“多此一舉”,需要嚴格規范。衛生部調研發現,抗菌藥物在預防用藥方面不合理的現象zui常見。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