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產品關鍵字:
郵編:102208
聯系人:付經理
電話:010-52571502
傳真:QQ:2459729122
手機:15910725349
留言:發送留言
網址:www.hedebio.com
商鋪:http://www.js967.com/st121773/
全民醫保之德國模式
點擊次數:198 發布時間:2015-4-22
英國通過舉辦公立醫院來實現全民醫療保障,德國則通過強制性的全民醫保來實現全民醫療保障。買醫保還用強制嗎?讀者諸君可能大惑不解。除了自己繳一些,單位還要補一些,多好的事,怎么還要強制呢?且看德國醫保的特點。
特點之一:雇主和雇員各繳 50%,而不是雇主占大頭。
特點之二:雇員繳工資水平的 14%,占工資比例較大,但是一人買醫保,全家享醫保。不管你有幾個孩子,都享醫保。如果你是單身,你繳的醫保不會因為你沒有孩子、配偶而減少。每個人的工資差距很大,繳費百分比不變,那么繳的數額就差距很大,可是享受的醫療待遇卻是一樣的。為了濟貧,還劃了個工資底線,你的工資低于這個底線,不用繳一分錢,你全家也可以享受醫保,而且和繳醫保的人享受同樣的醫療待遇。為了不至于“劫富"太狠,也劃了一個工資頂線,頂線以上部分,不用繳醫保。劫富而濟貧,就需要強制,強制久了,習慣成自然。
特點之三:接受醫保繳費的,是醫療基金組織。這個組織接受政府指導、監督,但不屬于國有。它自上而下分為三級:國家、十幾個大區、幾十個地區;每一個大區、地區又橫向分為七塊,這便有幾百個醫療基金組織,每一個醫療基金組織都是獨立的,但相互是溝通的,資金是可以調劑的。
特點之四:醫療基金組織通過醫師協會與醫院結算投保人的醫療費用,病人幾乎不用自付,從這一點看,它是保險公司。可是,它是非營利性的,它只花基金 5% 的管理費,從這點看,它又像慈善基金會。但是法律賦予它對醫保資金“劫富濟貧"式的征收權力和平均主義的分配權力,從這一點看,它又像稅務機構。用“劫富濟貧"形容醫保,在美國可以,在德國不可以。德國窮人和富人都發自內心認為是富人幫窮人,這說明在德國民主社會主義已經深入人心,窮人和富人只有財富差別而沒有心理鴻溝。
特點之五:醫療基金組織覆蓋了德國 91% 的人口,還有商業醫療保險覆蓋近乎 8% 的人口。商業醫療保險繳 1 人,保 1 人,而不是保全家。商業醫療保險覆蓋的大多是富人,但也有參加了醫療基金組織又參加商業醫療保險的。這么看來,醫療保險覆蓋了全民,政府就不用花錢了吧!NO,醫療資金多多益善,越多越不嫌多,政府也要給醫療基金組織撥款,約占醫療基金組織資金總額的 12%。如果商業醫療保險公司提出公益性計劃,政府也給撥款。
以上說的是醫保,下面說說醫院。政府投資辦的公立醫院,床位約占全國的一半。公立醫院的建設和設備,由政府投資;運營費用主要靠醫療基金和商業保險的結算。近幾年公立醫院在改革:私人資金也可投入公立醫院,公立醫院甚至可以轉為民營;政府控制藥品價格,醫療基金組織按住院病種付費,門診按人頭總額預付。這與中國的公立醫院改革何其相似,都是為了減輕政府財政壓力,但這決不是逃避責任,事實上政府的投入每年都在增加。
zui后說說德國的公務員。公務員不用參加醫療保險,全家都享受公費醫療,報銷 50% 至 70%。這個比例不算是免費醫療,但是卻不用繳醫保,其福利性也與非公務員拉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