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領域 | 地礦 |
---|
氣動無壓風門的技術資料,結合煤礦井下通風系統需求,從設計原理、結構組成、控制邏輯、安裝調試等方面提供完整技術方案,適用于高瓦斯礦井、無電區域及需要壓力平衡的風門場景:
一、核心設計原理與技術特點
1.1 壓力平衡技術
氣動無壓風門采用連桿平衡機構,將作用在風門上的風壓轉化為內力抵消,使門扇在開啟時僅需克服機械摩擦力(開啟力≤200N),解決傳統風門因風壓導致的啟閉困難問題。具體實現方式:
- 雙扇風門通過聯動軸異向同步開閉,門扇開啟角度≥90°,關閉時形成“剪刀式”密封;
- 平衡機構采用高強度鋼連桿,可調節長度以適應不同風壓環境(承壓≥3000Pa)。
1.2 氣動控制優勢
- 本質安全:全氣動邏輯控制,無需電源,避免電火花風險,適用于瓦斯濃度≤1.5%的區域;
- 快速響應:氣源壓力0.4~0.8MPa時,啟閉時間≤10秒,支持手動按鈕或紅外傳感器觸發;
- 閉鎖聯動:兩道風門氣動互鎖,一道開啟時另一道強制閉鎖,防止風流短路(閉鎖響應時間≤1秒)。
二、系統組成與關鍵部件
2.1 硬件架構
模塊 核心部件 技術參數與功能說明
門體結構 鋼制門框+門扇 門框采用60mm×100mm×4mm方管焊接,門扇厚度55mm(2mm冷軋板+密封膠條),雙向密封漏風率≤2%
氣動執行模塊 雙作用氣缸(SC100×600) 缸徑100mm,行程600mm,推力≥3920N,帶可調緩沖裝置,降低關閉沖擊速度至≤0.5m/s
控制模塊 氣動換向閥組+邏輯閥 集成手動按鈕、紅外傳感器接口,支持本地控制與遠程PLC聯動(可選)
氣源處理模塊 三聯件(過濾-減壓-潤滑) 過濾精度5μm,輸出壓力0.5MPa±0.05MPa,油霧器自動潤滑氣動元件
安全保護模塊 機械限位塊+單向鎖止閥 防止氣缸過行程(限位誤差≤5mm),斷氣時保持風門狀態
2.2 創新設計
- 雙動力冗余:支持氣動與手動切換,手動開啟力≤200N,氣源故障時可通過手動球閥控制;
- 智能感知:可選配紅外傳感器(檢測距離10m)或雷達傳感器,實現人員/車輛自動觸發開門;
- 風壓補償:通過壓力傳感器實時監測兩側風壓,自動調整氣缸推力,確保500Pa風壓下啟閉力≤120N。
三、氣動無壓風門工作流程與控制邏輯
3.1 典型控制場景
1. 行人通行:
- 紅外傳感器檢測到人員→ 氣動換向閥得電→ 壓縮空氣進入氣缸無桿腔→ 門扇異向同步開啟→ 語音提示“風門開啟,請快速通過”→ 人員通過后延時15秒關閉。
2. 車輛通行:
- 地感線圈檢測到車輛→ 風門優先開啟(對向風門閉鎖)→ 車輛通過后(地感信號消失)延時30秒關閉→ 聯動皮帶機信號(車輛通行時皮帶機減速)。
3.2 聯動保護機制
- 通風系統聯動:主通風機停機→ 風門自動關閉并閉鎖;風速傳感器檢測到風流反向→ 風門關閉并啟動局部通風機;
- 安全監控聯動:瓦斯濃度≥0.8%→ 風門關閉并切斷非本安設備電源;火災報警→ 風門保持關閉并啟動噴淋系統(可選)。
四、安裝調試與施工規范
4.1 安裝步驟
1. 基礎施工:
- 澆筑C30混凝土基礎(厚度≥200mm),預埋門框固定螺栓,風門中線與巷道中線偏差≤5mm;
- 安裝門框時垂直度誤差≤1‰,水平度誤差≤2mm/m,門扇關閉后與門框間隙≤2mm。
2. 氣動系統安裝:
- 氣源管道采用DN15鍍鋅鋼管,坡度≥3‰,沿途加裝支架(間距≤3m),氣密性測試壓力0.6MPa,保壓30分鐘壓力降≤0.02MPa;
- 控制箱安裝高度1.5m,防爆面涂密封膠,接地電阻≤4Ω。
4.2 調試驗收
1. 功能測試:
- 手動測試:操作按鈕風門啟閉靈活,閉鎖功能正常;
- 自動測試:觸發紅外傳感器,風門應在10秒內完成啟閉,延時關閉誤差≤2秒;
- 聯動測試:模擬瓦斯超限/風機停機,風門應按邏輯正確動作。
2. 性能指標:
- 漏風率:風壓500Pa時≤2%;
- 防爆性能:控制箱密封面間隙≤0.1mm,打壓測試(1MPa)無泄漏。
五、安全防護與維護管理
5.1 多重安全設計
- 機械防護:門扇安裝防撞桿(厚度≥4mm),防止車輛碰撞;門框設置金屬限位塊,防止過行程損壞;
- 斷氣保護:配置5L儲氣罐,斷氣后可維持2~3次啟閉;氣缸內置單向鎖止閥,保持當前狀態;
- 智能預警:手機APP實時監控風門狀態,異常時推送報警(響應時間≤10秒)。
六、技術參數與成本分析
6.1 關鍵參數
項目 技術指標
適用氣源壓力 0.4~0.8MPa
啟閉時間 ≤10秒(可調)
防爆等級 Ex d IMB(礦用隔爆型)
門扇尺寸 2m×2m(可定制,3.5m×3.5m)
適用風壓 ≤300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