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領域 |
醫療衛生,食品/農產品,化工,制藥/生物制藥,綜合 |
在現代建筑的暖通系統中,空調已成為室內環境調控的核心設備。然而,當冬季環境溫度驟降時,空調的制熱效率往往面臨挑戰。此時,空調輔助電加熱器作為提升系統制熱性能的關鍵組件,以其安全、高效、智能的特性,為各類建筑提供了可靠的供暖保障。
當室外溫度低于 - 2℃時,空調主機因壓縮比升高,容積效率和指示效率顯著下降,實際制熱量遠低于標準工況。輔助電加熱器通過對循環水進行預加熱,提升水溫至適宜范圍,確保主機啟動與運行的穩定性,同時提高整體制熱效率。這一過程如同為空調 “雪中送炭”,避免因低溫導致的供暖不足問題。
輔助電加熱器通常采用不銹鋼電加熱管,配合智能溫控系統實現精準控溫。其工作流程如下:
溫度感應:通過內置溫控器(可自由設置溫度)和過熱保護器(默認 85℃)實時監測水溫;
加熱執行:當循環水溫度低于設定值時,電加熱管自動啟動,通過不銹鋼內膽均勻加熱水流;
系統聯動:與空調主機控制系統對接,實現 “按需加熱”,避免能源浪費。
材質安全:采用食品級不銹鋼材質,內膽與外殼之間填充加厚保溫層,減少熱量流失的同時,避免漏電風險;
溫控保護:配置國內溫控器與過熱保護器,當水溫異常或缺水時自動斷電,防止加熱元件損壞;
防水設計:外殼進行防水工藝處理,適應潮濕的空調機房環境。
熱效率優化:水流方向經過流體力學設計,加熱均勻,熱效率可達 95% 以上;
智能啟停:根據室外溫度與主機負荷自動調整工作狀態,僅在需要時啟動,相比傳統持續加熱方式節能約 30%;
聯動控制:與空調系統聯動,避免 “大馬拉小車” 的能耗浪費,總耗電量增加幅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商業建筑:寫字樓、商場、酒店等大面積供暖場景,尤其適合層高較高、保溫性能較差的空間;
公共設施:醫院、學校、體育館等對溫度穩定性要求高的場所;
住宅項目:住宅、別墅的空調系統,提升冬季供暖舒適度。
加熱功率:根據空調系統水流量與溫升需求計算,例如:系統水流量 10m3/h,需溫升 10℃時,功率約為 120kW;
安裝方式:支持立式、臥式安裝,需預留檢修空間(建議四周不小于 600mm);
控制方式:可選配獨立電控箱或接入樓宇自控系統,實現遠程監控與智能調節。
在某北方商業綜合體項目中,冬季室外溫度低至 - 15℃,原空調系統在天氣下制熱效果不足。加裝輔助電加熱器后,系統水溫提升 8-10℃,主機運行效率提高 15%,室內溫度穩定維持在 22±2℃,同時能耗成本較改造前降低約 18%。這一案例印證了輔助電加熱器在提升供暖品質與節能降耗方面的雙重價值。
空調輔助電加熱器作為暖通系統的 “溫暖守護者”,以技術創新解決了低溫環境下的供暖難題。其安全、節能、智能的特性,不僅為建筑使用者提供了舒適的室內環境,也為物業管理者降低了運行成本。在追求綠色建筑與高效節能的當下,輔助電加熱器正成為現代空調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