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鎮廟三維數字化保護項目
- 公司名稱 沈陽嘉志科技有限公司
- 品牌 其他品牌
- 型號
- 產地
- 廠商性質 經銷商
- 更新時間 2020/10/20 14:02:56
- 訪問次數 288
聯系我們時請說明是化工儀器網上看到的信息,謝謝!
產地類別 | 進口 | 價格區間 | 面議 |
---|---|---|---|
應用領域 | 石油,地礦,道路/軌道/船舶,航空航天,汽車及零部件 | 組成要素 | 固體激光器產品及設備 |
北鎮廟三維數字化保護項目
北鎮廟,位于中國遼寧省北鎮市城西2千米的山崗上,是醫巫閭山的山神廟,也是全國五大鎮山中保存完整的鎮山廟。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鎮廟始建于隋開皇十四年(594年),初稱“醫巫閭山神祠”。金大定四年(1164年)重修后改稱“廣寧神祠”。元大德二年加封醫巫閭山為貞德廣寧王,將神祠擴建后改稱“廣寧王神祠”,元末被毀。明洪武三年在原址重建,改稱“北鎮廟”。北鎮廟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南北長240米,東西寬109米。在其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為石牌坊、山門、神馬殿、鐘鼓樓、御香殿、大殿、更衣殿、內香殿、寢宮等。廟內保存有元明清碑刻56通,廟東有乾隆年間所建的“廣寧行宮”遺址。
項目介紹
北鎮廟三維數字化保護項目沈陽嘉志科技有限公司對北鎮廟現存的古建筑、石碑、遺址、牌坊等文物進行三維數字化采集,分別采用地面大空間三維激光掃描儀、手持三維掃描儀、無人機等設備獲取文物的三維點云數據,三維模型等信息。
◆◆◆
01
古建筑點云信息采集 地面三維激光掃描儀
faro
地面三維激光掃描儀古建筑三維掃描
北鎮廟的建筑依山勢排列由南向北層層升起,主要建筑均位于中軸線上,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廟前正中是一座六柱五樓式牌坊,兩旁各立有一石獸。拾級而上,便是歇山式三券洞山門,門額下中刻“北鎮廟”三字。進入山門登上二十級臺階為神馬殿,殿內塑有兩匹馬和兩個馬童,為山神行走時的坐騎及隨從。
北鎮廟規模宏大,東西寬109米,南北長240米,廟內建筑從山下到山頂依山勢層層向上,排列而成。廟中的主要建筑有御香殿、正殿、更衣殿、內香殿、寢殿五重大殿,建于一個工字形的高臺上。五重大殿之前又有石牌坊、山門、神馬門、鐘鼓樓等建筑,之后又有仙人巖、翠云屏等景致點綴
通過對北鎮廟前期考察設置合理掃描計劃,嘉志工程師使用faro地面三維激光掃描儀對現有建筑及遺址進行合理布站,三維掃描,獲取古建筑及遺址的三維點云信息,方便后期對古建筑的存檔及設計保護。
古建筑點云數據展示
通過三維激光掃描儀獲取每站三維點云數據,導入專業點云數據處理軟件進行數據去噪,拼接
根據點云數據獲取正射影像
◆◆◆
02
石碑三維掃描建模 手持三維掃描儀
Artec
手持三維掃描儀石碑三維掃描建模
廟內還保存有元、明、清三代的石碑56通,其中有元代大德、皇慶、延祐、至順、至正等年間的祭山、封山碑12通,明代永樂、成化、弘治、正德、隆慶和萬歷年間的修廟碑 16通,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和光緒年間的祭山修廟、游山詩等碑28通,這些石碑在考古學研究和書法藝術上,都有著很高的的價值。
嘉志科技工程師利用Artec手持三維掃描儀對北鎮廟現存的石碑進行三維掃描獲取三維模型。
石碑數據展示
細節展示
◆◆◆
03
古建筑群航拍
SMART
無人機古建筑群航拍
近年來,攝影技術,使得快速、精度高的3D建模成為可能,為建筑類古文物保護提供了一種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