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貨周期 | 現貨 | 規格 | 25公斤/袋 |
---|---|---|---|
貨號 | 80納米 | 應用領域 | 環保,農林牧漁,能源,包裝/造紙/印刷 |
主要用途 | 紡織,油漆,涂料,家裝 |
出售20-30CM電氣石顆粒 出售20-30CM電氣石顆粒
熱電性研究
電荷的產生
一般認為,產生電荷是由于電氣石具有熱電性和壓電性。Nakamura指出,電荷的產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由自發的極化效應Ps導致,Ps=5Ps/dT,被稱為初次熱電效應;另一個是由晶體的熱振動或受應力導致,在一定方向的電極化現象可表示為:I=S[(dPs/dT)+d33c33(dξ2/dT)]/dt.。括號中的3項分別代表初次極化效應、由熱膨脹和壓電壓電效應導致的二次熱電效應。根據計算,二次熱電效應(300oC)可達I=2×10的10次方~3×10的10次方A,與觀察到的現象想吻合。電氣石的熱電性是一種帶電的、不對稱的、非簡諧性振動,熱電系數K隨著溫度增高而非線性增加。根據Donnay研究熱電效應主要是由于晶體結構中心、3個八面體共有的0(1)的不對稱、非簡諧性振動引起的。在實驗中,溫度從193至393K變化時,它的重心偏移了0。005A,即標準偏差的10倍。這是惟一一個原子,其偏移量遠遠超出實驗的誤差許可。熱電性也有可能與Na的O(2)有關,它們也存在異常大的溫度系數,但沒有大的位移。由于樣品是不含Fe的鋰電氣石,應該考慮到Fe對熱電效應的負作用,很多文獻提到,黑電氣石(Fe-電氣石)幾乎沒有可檢測到的熱電效應。
電場效應
電氣石自發的極化效應Ps表現為電氣石周圍靜電場的存在,就象磁鐵的磁極一樣,有自發的磁性存在。自發電極的存在已為實驗所證實,被解釋為組成六連環的硅氧四面體siO44-角頂定向所致。電氣石的自發電極,為泳久性電極,不受外界電場的影響,其自發極化值是一個與溫度無關的數值。Voigt檢測了在室溫下電氣石晶體的自發極化值,得到Ps=0.011uC/cm2,是BaTiO3在室溫下的1/2400。電氣石的電場效應主要表現為:電場對水的電解作用;靜電場對帶電離子的吸附與中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