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譜成像技術就是借助于質譜的方法,再配套上專門的質譜成像軟件控制下,使用一臺通過測定質荷比來分析生物分子的標準分子量的質譜儀來成像的方法。早的質譜成像技術是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MALDI,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質譜分子成像技術,由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University)的Richard Caprioli等在1997年提出。
通過將MALDI質譜離子掃描技術與專業圖像處理軟件結合,直接分析生物組織切片,產生任意質荷比(m/z)化合物的二維離子密度圖,對組織中化合物的組成、相對豐度及分布情況進行高通量、全面、快速的分析,可通過所獲得的潛在的生物標志物的空間分布以及目標組織中候選藥物的分布信息,來進行生物標志物的發現和化合物的監控。
質譜儀成像技術(MSI)可用于分析細胞的代謝物和多肽的含量和分布,研究細胞的狀態和周圍環境對其的影響,以及正常細胞與疾病細胞間的差異。
質譜儀成像技術(MSI)不需要探針、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熒光標記、化學發光物標記和染色標記;不局限于一種或者幾種特異的蛋白質行或代謝物分子。可在事先不了解所檢測的蛋白質或代謝物信息的情況下,在切片組織中找到每一種蛋白質或代謝物分子并提供這些分子在組織中的空間分布的精確信息。
質譜儀成像技術(MSI)還可劃分腫瘤組織與周圍正常組織的界限,可以補充染色得到的組織學信息。
生物分子質譜成像(MSI)技術可以全面、快速、高通量的進行生物標志物的發現,協助評價生物標志物、組織病理特征和疾病診斷研究,終為藥物療效和開發提供技術支撐。目前研究涉及的疾病包括胰腺癌、卵巢癌、乳腺癌、帕金森病、非小細胞肺癌、阿爾茨海默氏癥、法布里病、肌肉萎縮癥、狂犬病、腎臟疾病、肝癌、非酒精性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神經膠質瘤、霍奇金淋巴瘤、胃腸道的癌前病變和神經節苷脂沉積病等。
MEDING等利用質譜成像技術成功將六種常見的癌癥探測出來,包括食管癌、乳腺癌、結腸癌、肝細胞癌、胃癌和甲狀腺癌。研究者們利用生物分子質譜成像(MSI)技術建立各種已知癌癥類型的不同蛋白分子標志物的數據庫,根據其蛋白質組學的差異性,將癌癥細胞特定的圖譜提取出來并進行分類,獲得了很高的可信性。
應用:肝臟組織切片---從分子水平了解不同組織上的差異信號
質譜成像是以質譜技術為基礎的成像方法,該方法通過質譜直接掃描生物樣品成像,可以在同一張組織切片或組織芯片上同時分析數百種分子的空間分布特征。簡單而言,質譜成像技術就是借助于質譜的方法,再配套上專門的質譜成像軟件控制下,使用一臺通過測定質荷比來分析生物分子的標準分子量的質譜儀來成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