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廠家新聞
醫療機構廢水、廢水處理站產生污泥及廢氣排放的控制,醫療機構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設施設計、竣工驗收及驗收后的排放管理。當醫療機構的辦公區、非醫療生活區等廢水與病區廢水合流收集時,其綜合廢水排放均執行本標準。建有分流廢水收集系統的醫療機構,其非病區生活區廢水排放執行GB8978的相關規定。
醫療機構指從事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醫院、衛生院、療養院、門診部、診所、衛生急救站等。
醫療機構廢水指醫療機構門診、病房、手術室、各類檢驗室、病理解剖室、放射室、洗衣房、太平間等處排出的診療、生活及糞便廢水。當醫療機構其他廢水與上述廢水混合排出時一律視為醫療機構廢水。
南通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廠家新聞廢水排放要求
1. 傳染病和結核病醫療機構廢水排放執行表1的規定。
2. 縣級及縣級以上或20張床位及以上的綜合醫療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廢水排放執行表2的規定。直接或間接排入地表水體和海域的廢水執行排放標準,排入終端已建有正常運行城鎮二級廢水處理廠的下水道的廢水,執行預處理標準。
3. 縣級以下或20張床位以下的綜合醫療機構和其他所有醫療機構廢水經消毒處理后方可排放。
4. 禁止向GB3838I、II類水域和III類水域的飲用水保護區和游泳區,GB3097一、二類海域直接排放醫療機構廢水。
5. 帶傳染病房的綜合醫療機構,應將傳染病房廢水與非傳染病房廢水分開。傳染病房的廢水、糞便經過消毒后方可與其他廢水合并處理。
6. 采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的醫療機構廢水,若直接排入地表水體和海域,應進行脫氯處理,使總余氯小于0.5mg/L。
殺菌原理:
臭氧的應用主要是滅菌消毒。這主要是因為臭氧有*的氧化能力,臭氧在一定濃度下能與細菌、病毒、病原體等微生物產生生化反應。臭氧具有很高的能量,在常溫、常壓下很快自行分解為氧(O2)和單個氧原子(O),單個氧原子具有很強的活性,對細菌、病毒、病原體等微生物具有較強的氧化作用。
臭氧是廣譜、高效快速殺菌劑,可以迅速殺滅使人和動物致病的各種病菌、病毒、病原體及微生物。可以在較短時間內破壞細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生物結構,刺破細胞壁,使之失去生存能力,當其濃度達到一定值后,殺菌消毒甚至可以瞬間完成。
臭氧能氧化分解細菌、病毒內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須的葡萄糖氧化酶,并直接與細菌、病毒發生作用,氧化并穿透其細胞壁,破壞其細胞器和核糖核酸,分解DNA、RNA、蛋白質、脂質類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細菌、病毒的新陳代謝和繁殖過程遭到破壞,而奪取細菌病毒的生命。同時還可以滲透細胞膜組織、侵入細胞膜內作用于外膜脂蛋白和內部的脂多糖,使細胞發生通透性畸變,導致細胞溶解性死亡,并將死亡菌體內的遺傳基因、寄生菌種、寄生病毒粒子、噬菌體、支原體及熱源(內毒素)等溶解死亡。綜觀無菌技術對微生物作用的原理可分為抑菌型、殺菌和溶菌型三種。臭氧滅菌消毒屬于溶菌型劑體,可以達到“*地消滅物體內部所有微生物的目的”。而且它的作用是瞬間完成的。
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的處理新標準
1、新標準對醫院產生的污水、廢氣和污泥進行了全面控制,在強調對含病原體污水的消毒效果的同時,兼顧生態環境安全。
2、在生物指標上,新標準對排入下水道與排入水體的醫院污水提出不同要求。新標準嚴格區分醫院性質,同時根據污水去向分為兩個等級,并在原有標準基礎上提出嚴格的控制各級指標。
3、新標準考慮了消毒效果和生態安全性問題,針對不同性質醫院及污水去向對消毒時間和余氯量均作了明確規定,嚴格了余氯標準的上限。
4、在理化指標方面,對排入地表水體的醫院污水和傳染病醫院污水的COD、BOD5、SS、動植物油、石油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等指標都在原有標準基礎上進行了嚴格的控制,以增強污水處理系統的抗風險性。考慮氨氮也消耗消毒劑,對氨氮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醫院污水經處理與消毒后,應達到下列標準:一、連續三次各取樣500毫升進行檢驗,不得檢出腸道致病菌和結核桿菌。
總大腸菌群數每升不得大于500個。
當采用氯化法消毒時,接觸時間和接觸池出水中的余氯含量,應符合表以下的要求:
污水處理構筑物中的污泥,必須經過無害化處理,污泥排放時應達到下列標準:(1)蛔蟲卵死亡率大于95%;
(2)糞大腸菌值不小于10-2;
(3)每10克污泥(原檢樣中),不得檢出腸道致病菌和結核桿菌。
(4)當污泥采用高溫堆肥法進行無害化處理時,堆肥的溫度必須大于50℃,并應持續5天以上。
無上、下水道設備或集中式污水處理構筑物的醫院,對有傳染性的糞便,必須進行單獨消毒或其它無害化處理。
(5) 醫院污水經處理和消毒后,其所含的污染物質與有害物質的含量應符合現行的有關標準的要求。
處理方法
A)生物接觸氧化法,生物接觸氧化法屬于生物膜法,該工藝配以新型的彈性立體填料,具有負荷高、不產生污泥膨脹、設施體積小、運行穩定可靠、管理方便等優點,能確保污水經處理后各項指標全面達標。所選用的填料維修更換方便,使用壽命可達30年以上。一般適用于小型污水處理站。
B)常規活性污泥法,常規活性污泥法在大型污水處理中使用廣泛,但由于常規性污泥法負荷低,易產生污泥膨脹,不易控制管理,故近年來在小型污水處理站中的使用越來越少。SBR法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較為*的活性污泥處理法,該處理工藝集曝氣池、沉淀池為一體,連續進水,間歇曝氣,停氣時污水沉淀撇除上清液,成為一個周期,周而復始。SBR法不設沉淀池,無污泥回流設備,但SBR法為間歇運行,需設多個處理單元,進水和曝氣相互切換,造成控制較為復雜。為了保證溢流率,SBR法對潷水器設備制造要求高,制作時必須精益求精,否則極易造成zui終出水水質不達標。國內目前還沒有質量較好的潷水設備,進口設備采購麻煩,且價格昂貴,同時今后維修費用也高。SBR法池內污泥濃度由濃度儀測定以便控制排出多余污泥量,目前國內濃度儀質量不過關,造成污泥排放控制較困難。綜上所述,本工程生物處理擬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
什么叫COD(化學需氧量)?
化學需氧量(COD)是指廢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質在被化學氧化劑氧化時,所需要的氧量,以氧的毫克/升作為單位。它是目前用來測定廢水中有機物含量的一種zui常用的手段。COD分析中常用的氧化劑有高錳酸鉀(錳法CODMn)和重鉻酸鉀(鉻法CODCr),現在常用重鉻酸鉀法。廢水在強酸加熱沸騰回流條件下對有機物實行氧化,用硫酸銀作催化劑時可以使大多數的有機物的氧化率提高到85-95%。如果廢水中含有較高濃度的氯根離子,應該用硫酸汞將氯離子屏蔽掉,以減少對COD的測定干擾。
什么叫BOD5(生化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也可以表征廢水被有機物污染的程度,zui常用的為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表示,它表示廢水在微生物存在下進行生化降解五日內所需要的氧的數量。今后我們將經常使用五日生化需氧量。
COD和BOD5之間有什么關系?
有的有機物是可以被生物氧化降解的(如葡萄糖和乙醇),有的有機物只能部分被生物氧化降解(如甲醇),而有的有機物是不能被生物氧化降解的而且還具有毒性(如銀杏酚、銀杏酸、某些表面活性劑)。因此,我們可以把水中的有機物分成二個部分,即可以生化降解的有機物和不可生化降解的有機物。
通常認為COD基本上可表示水中的所有的有機物。而BOD為水中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因此COD與BOD的差值可以表示廢水中生物不可降解部分的有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