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領域 | 化工,能源,包裝/造紙/印刷,紡織/印染,鋼鐵/金屬 |
---|
E+H溫度傳感器用物質各種物理性質隨溫度變化的規律把溫度轉換為電量。在市面上常常被稱為E+H溫度探頭或探針等,是指探溫元件用不銹鋼(常用的)或其它導熱材料(如聚四氟管防腐,陶瓷管耐高溫),供應德國E+H恩德斯豪斯溫度傳感器TMT系列常用的可分為三類(按探溫元件來分),1、鉑電阻溫度傳感器2、熱電偶溫度傳感器3、熱敏電阻溫度傳感器。
一、鉑電阻E+H溫度傳感器的原理:鉑金本身的特性,根據溫度變化阻值變大與溫度成正比對應的變化曲線為直線。因此通過阻值變化來顯示溫度的變化。特點:穩定性好,線性好(近似直線),誤差小,但價格貴。溫度范圍在-200攝氏度到150攝氏度,-50攝氏度到850度。適用于各種儀表,如發電廠,火車,飛機,汽車,醫療,工業電爐測溫等需要溫度誤差小的行業,及精密儀器儀表。
二、熱電偶E+H溫度傳感器的原理:通過兩根不同的金屬材料焊接在一起,當溫度改變的時候兩端產生不同的電勢,通過電勢的變化來得出相應的溫度變化。特點:能測高溫到2300度,在高溫段比較準,誤差比較大,常用的K型正級:鎳鉻負極:鎳硅-50-1200度價格便宜;如:R型的熱電偶正極:鉑銠30負極:鉑銠6使用時間非常的長,且能測高溫2300以上。但價格昂貴一支根據市價鉑金的變動而變動。小的也要4500元左右每支。三、熱敏電阻溫度傳感器原理:溫度改變阻值的變化來顯示溫度。溫度變化線性為拋物線。以25度時的阻值來分類:如NTC10K就是在25度時溫度時元件的阻值是10000歐姆。同理NTC100K就是在25度時溫度時元件的阻值是100000歐姆。特點:溫度范圍小-50到200度左右,體積小,響應時間快。價格低廉,每個0.2元左右。廣泛用在各種家電產品上。
如何知道E+H溫度傳感器的好壞:E+H溫度傳感器也就是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溫度越高,電阻越小,測量時先看其阻值能不能根據溫度的變化而變,再看其變化的阻值是不是在標定的范圍之內。
E+H溫度傳感器作為傳感器中的重要一類,占整個傳感器總需求量的40%以上。溫度傳感器是利用NTC的阻值隨溫度變化的特性,將非電學的物理量轉換為電學量,從而可以進行溫度精確測量與自動控制的半導體器件。溫度傳感器用途十分廣闊,可用作溫度測量與控制、溫度補償、流速、流量和風速測定、液位指示、溫度測量、紫外光和紅外光測量、微波功率測量等而被廣泛的應用于彩電、電腦彩色顯示器、切換式電源、熱水器、電冰箱、廚房設備、空調、汽車等領域。
供應德國E+H恩德斯豪斯溫度傳感器TMT系列是通過物體隨溫度變化而改變某種特性來間接測量的。不少材料、元件的特性都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所以能作E+H溫度傳感器的材料相當多。溫度傳感器隨溫度而引起物理參數變化的有:膨脹、電阻、電容、而電動勢、磁性能、頻率、光學特性及熱噪聲等等。隨著生產的發展,新型溫度傳感器還會不斷涌現。
由于工農業生產中溫度測量的范圍極寬,從零下幾度到零上幾千度,而各種材料做成的溫度傳感器只能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使用。
E+H溫度傳感器與被測介質的接觸方式分為兩大類:接觸式和非接觸式。接觸式溫度傳感器需要與被測介質保持熱接觸,使兩者進行充分的熱交換而達到同一溫度。這一類傳感器主要有電阻式、熱電偶、PN結溫度傳感器等。非接觸式溫度傳感器無需與被測介質接觸,而是通過被測介質的熱輻射或對流傳到溫度傳感器,以達到測溫的目的。這一類傳感器主要有紅外測溫傳感器。這種測溫方法的主要特點是可以測量運動狀態物質的溫度(如慢速行使的火車的軸承溫度,旋轉著的水泥窯的溫度)及熱容量小的物體(如集成電路中的溫度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