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衛星遙感技術在燃煤電廠碳排放精準監測中的應用與前景
2025年06月29日 08:50:55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504

衛星遙感監測碳排放主要基于大氣成分的反演技術,通過測量特定氣體的吸收光譜來定量分析其濃度。
在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嚴峻的背景下,碳排放監測已成為各國環境治理的核心議題。燃煤電廠作為傳統能源結構中的主要碳排放源,其排放數據的準確獲取對于實現"雙碳"目標至關重要。傳統的地面監測方法存在成本高、覆蓋面有限等缺陷,而衛星遙感技術的興起為碳排放監測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本文將探討衛星遙感技術如何實現對燃煤電廠碳排放的精準監測,分析其技術原理、應用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衛星遙感監測碳排放主要基于大氣成分的反演技術,通過測量特定氣體的吸收光譜來定量分析其濃度。二氧化碳(CO?)和二氧化硫(SO?)作為燃煤電廠排放的主要氣體,在紅外和紫外波段具有獨特的吸收特征,這為遙感識別提供了理論基礎。
當前主流的碳監測衛星搭載高光譜分辨率傳感器,如日本的GOSAT、美國的OCO-2和中國的TanSat等。這些衛星通過測量太陽輻射經地球表面和大氣反射后的光譜變化,利用差分吸收光譜技術(DOAS)和最優估計反演算法,可以精確計算出大氣柱中CO?的濃度分布。
針對燃煤電廠的定點監測,新一代高時空分辨率衛星(如GHGSat、Carbon Mapper)能夠實現10-30米的空間分辨率,結合多光譜和熱紅外數據,不僅可以監測CO?排放,還能同步獲取SO?、NOx等污染氣體的排放信息,為電廠環境績效評估提供全方位數據支持。
近年來,衛星遙感在燃煤電廠監測方面取得了顯著技術進步。在空間分辨率方面,商業衛星已實現亞公里級觀測能力,如GHGSat-D衛星的25米分辨率足以識別電廠單個煙囪的排放情況。時間分辨率上,衛星重訪周期從早期的數周縮短至1-3天,使近實時監測成為可能。
數據處理算法也取得重大突破。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大幅提高了反演精度,深度學習模型能夠有效區分電廠排放與自然源碳排放,減少背景濃度干擾。北京大學團隊開發的基于神經網絡的排放量估算模型,在華北地區測試中使反演誤差降低到15%以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該領域的進展。2022年發射的"大氣環境監測衛星"(DQ-1)是全球首顆具備CO?主動激光探測能力的衛星,結合被動遙感,可實現全天候、全大氣層監測。2023年生態環境部發布的試點監測結果顯示,衛星反演的30家重點電廠排放量與實測數據吻合度達到90%以上。
衛星遙感技術正在重塑碳排放監測的格局,為燃煤電廠等點源排放提供了經濟高效的全新監測手段。隨著技術進步和應用深化,天基監測將與地面系統深度融合,形成透明、可信的碳排放監測網絡,為全球氣候治理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在這一過程中,中國通過自主創新和系統布局,有望在碳遙感監測領域占據領先地位,為全球碳中和目標貢獻科技力量。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工信部公布全國首批241個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培育中試平臺名單,包括原材料工業、消費品工業、裝備制造等6大領域,中國科學院深圳...2025-07-02 15:22:01
-
近日,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趙鄭拓研究組及李雪研究組)攜手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吳勁松/路俊鋒團隊),并與相關企...2025-07-02 14:58:54
-
國家數據局聯合開展2025年度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行動,分基礎級、先進級、卓越級和領航級智能工廠四個層級進行培育。2025-07-02 14:23:09
-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是為了做好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保證國家科學技術獎質量,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制定的細則。近...2025-07-02 11:28:27
-
近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科學家利用量子效應原理,首次開發出一種無需外部光源的新型生物傳感器,為光學生物傳感技術在醫療...2025-07-02 11:11:28
-
預算225萬元 哈爾濱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采購一批檢測設備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陸生動物疫病病原學監測區域中心建設項目的預算為225萬元,項目編號為[230101]HC[GK]20250017。2025-07-02 10:19:16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