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突破困局:專家呼吁完善創新生態 鍛造科研“利器”
2024年05月24日 15:08:24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6355

在新的國際形勢下,我國科研裝備自主創新需求更加迫切。各相關領域的專家們呼吁,完善創新生態,鍛造科研“利器”。
5月18日-19日,各領域專家齊聚廣州國際生物島,舉行香山科學會議第S71次學術討論會。與會專家圍繞高端科學儀器助推基礎研究新范式發展、高端科學儀器的關鍵共性技術與核心部件、高端科學儀器自主創新的生態建設等中心議題,共話新時期高端科學儀器發展戰略。
經過多年的沉淀與創新,我國科學儀器行業已逐步形成相對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在學科建設方面,我國科學儀器教育資源十分豐富,建立了完善的科學儀器教育體系,全國共有200余所高校設立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在創新體系方面,我國初步構建大型科學儀器協作共享、高端儀器開放共享平臺,探索了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科學儀器合作創新新模式。此外,我國還培養和造就了一批以科學儀器創新為主的企業。
但在新的國際形勢下,我國科研裝備自主創新需求更加迫切。多年來,我國科學儀器研制以集成創新居多,原始創新缺乏。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開展基礎研究和產出創新成果。
中國工程院院士指出,在行業規模不斷增長的同時,我國科學儀器儀表行業的產業鏈和技術實力發展較快,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和技術創新體系,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與此同時,我國科學儀器行業仍存在跟跑為主,整體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科技成果轉化路徑不暢,產品可靠性、穩定性、易用性不突出等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表示,大科學時代對科學儀器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產品迭代也越來越快。許多領域的前沿突破,都依賴于極端條件下工作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學家對科學儀器更高性能的追求永無止境。
來自天文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等多個領域的專家提出,高端科學儀器的關鍵共性技術和核心部件亟待突破。傳感器技術、激光器技術、質譜技術、電子顯微技術、核磁共振技術、光學成像技術等,都是高端科學儀器研制關鍵共性技術的重點發展方向。
也有專家認為,科學儀器中的核心關鍵部件同樣具有共用性、通用性。核心關鍵部件的研發周期長,涉及多學科、多領域交叉,迭代升級特性明顯。因此需要充分重視核心關鍵部件創新作用,并建立良好的產學研結合體系,給予長期支持。
為完善我國科學儀器自主創新生態建設,各相關領域的專家們呼吁,要從人工智能新變革、國產科學儀器生態圈構建、應用場景挖掘等角度出發,充分發揮新型體制優勢,聯合國內一流高校、行業龍頭企業、研究型機構等,實現產學研政企全鏈條協同,共同推動我國高端科學儀器領域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國產科學儀器行業仍需面對諸多挑戰,但通過各領域堅持科技創新,逐步克服挑戰,相信國產科學儀器在科研舞臺上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近日聯合發布關于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有關事宜的公告,助力拓寬科技創新企業融資渠道。2025-05-15 14:58:02
-
近日,我國牽頭制定的IEC首項預測性維護國際標準正式發布,標志著我國在預測性維護技術研究與國際標準化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為人工智能...2025-05-15 14:00:22
-
日前,河南省教育廳決定組織實施2026年度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計劃。2025-05-07 11:37:23
-
近日,A股進口替代年內50強漲幅榜發布,科學儀器企業表現亮眼,行業市場空間加速釋放。2025-05-07 10:26:07
-
近日,杭州市余杭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就“余杭區疾控中心實驗室設備及輔助系統采購項目(二次)”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2870.1...2025-04-29 10:33:54
-
4月26日,復旦管理學獎勵基金會向上海復旦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1.16億人民幣,設立復旦大學青年創新中心基金,支持學校科技創新和...2025-04-28 10:10:55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