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第一次修訂!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固體廢物鑒別標準 通則(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
2024年01月11日 14:39:25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11392

近日,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生態環境部對《固體廢物鑒別標準 通則》(GB 34330-2017)進行了第一次修訂。
【化工儀器網 標準發布】 近日,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加強對固體廢物的管理,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我部對《固體廢物鑒別標準 通則》(GB 34330-2017)進行了修訂,現公開征求意見。

本標準規定了不作為固體廢物管理的物質、依據產生來源的固體廢物鑒別、依據利用處置方式的固體廢物鑒別、副產物和利用固體廢物生產的產物的固體廢物鑒別以及監督管理要求。本標準適用于物質(或材料) 和物品(包括產品、商品)(以下簡稱物質) 的固體物鑒別,本標準適用于液態廢物的鑒別。
本標準遵循延續性原則、堅持問題導向、堅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等基本原則。
原環境保護部制定發布《固體廢物鑒別標準通則》(GB 34330-2017)實施以來,我國固體廢物管理改革步伐加快,涉及固體廢物鑒別的新問題不斷出現。為進一步加強固體廢物管理,完善固體廢物屬性鑒別依據,生態環境部對《固體廢物鑒別標準通則》進行了第一次修訂。
本標準的修訂可以滿足國內固體廢物風險管控的要求,推進“無廢城市”的建設需要,滿足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的改革要求,推動綜合保稅區和自由貿易區相關業務的發展需要。
我國固體廢物產生強度高,但利用處置能力不足、相應的成本較高,隨著國內對涉及固體廢物尤其是危險廢物的違法行為打擊力度日益加強,企業利用現行標準中較為模糊的條款,將固體廢物“改頭換面”躲避監管的苗頭逐漸顯露。近年來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呈現高發態勢,其中不乏因對固體廢物屬性認定不清,導致以原料或產品的名義轉移固體廢物事件發生。為避免因固體廢物屬性認定不清導致固體廢物游離于管理之外,急需通過標準的修訂堵上管理漏洞。
固體廢物鑒別是推進城市固體廢物精細化管理,推動固體廢物資源化和健全“無廢城市”建設相關制度的前提和關鍵。《“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將健全標準體系作為主要任務,提出通過“完善綜合利用標準體系,分類別制定工業副產品、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等產品技術標準”,推動大宗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的具體措施。現行標準中關于固體廢物和副產品的判定準則是指導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標準制定的基礎,需根據最新管理要求做出相應調整。
自2017年實行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到2021年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我國對于固體廢物進口監管大大加強,對于非法進口的打擊力度達到頂峰。口岸的固體廢物鑒別需求不斷增加,需要根據鑒別案例中反映出的新問題對標準進行修改。
國家對綜合保稅區和自由貿易區內開展保稅檢測、維修、再制造等相關業務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綜合保稅區內保稅檢測、維修及再制造業務的開展增加了固體廢物越境轉移的風險。現行標準對二手產品(舊貨)和固體廢物的判別界線較為模糊,一方面存在固體廢物“以廢充舊”非法入境的風險,另一方面也會使正常的檢測、維修、再制造業務受到一定影響。考慮到保稅檢測、維修及再制造業務的需要,急需補充完善我國固體廢物鑒別相關規則。
上一篇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4月28日,由國家能源局組織行業相關機構和專家編制的《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正式發布。《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氫能全年...2025-04-29 15:47:14
-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印發《中國履行〈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2025-04-27 14:41:52
-
近日,廣州醫科大學就“廣醫2025年公共衛生學院、基礎醫學院和金域檢驗學院教學實驗室建設儀器設備購置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2025-04-27 09:46:13
-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加強重點行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意見》,明確重點行業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嚴...2025-04-22 09:43:43
-
日前,國碳達峰碳中和計量技術委員會碳排放量計量分技術委員會關于《溫室氣體無組織排放監測系統校準規范》征求意見的通知,截止時間202...2025-04-21 13:21:53
-
近年來我國生態環保產業持續壯大,日益成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主力軍與實現“雙碳”目標的生力軍。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營收規模突破...2025-04-17 15:10:34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