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2023中國CCUS報告發布!推進技術研發和大規模集成示范
2023年08月09日 10:10:13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羊舌木 點擊量:4950

近日,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全球碳捕集與封存研究院、清華大學共同發布了《中國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年度報告(2023)》。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變暖已經是保護環境和我們人類自身所必需解決的一大難題。然而,在工業化不斷發展的當今社會,無論是工業生產還是日常出行,都離不開石油煤炭等資源的采集和利用,這也就導致了向大氣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不斷增加,溫室效應日加嚴重。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是碳減排的重要手段,指的是將二氧化碳從工業過程、能量利用或大氣中捕獲并分離,通過管道、船舶等運輸,將其作為產品或服務的原料,或將其注入地層永久儲存的過程。CCUS技術可以實現化石能源大規模可持續低碳利用,幫助構建低碳工業體系,同時與生物質或空氣源結合可具有負排放效應,是中國碳中和技術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各國碳中和政策、碳交易市場、碳稅制度的漸趨成熟,CCUS的碳減排價值越發凸顯。2007年以來,國務院及相關部委牽頭發布了一系列國家政策和發展規劃,提出要鼓勵和支持發展CCUS產業,將CCUS列為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和能源技術革命重點,提出加強CCUS戰略規劃和標準制定,積極開展CCUS技術研究和示范。
近年來,我國CCUS技術和示范取得長足發展:首個百萬噸級CCUS項目——齊魯石化-勝利油田百萬噸級CCUS項目正式注氣運行;包鋼集團擬建成鋼鐵行業200萬噸CCUS全產業鏈示范工程,目前一期50萬噸示范項目已經開工建設……
然而盡管國內大部分CCUS技術已經達到工業示范水平,但仍然與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減排需求和歐美等國家的發展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并且隨著國際應對氣候變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和技術水平的提高,CCUS技術發展的外部條件和內在需求發生了明顯的改變。近日,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全球碳捕集與封存研究院、清華大學共同發布了《中國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年度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對近期我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研發、項目示范、政策部署的有關情況進行了系統梳理,分析了碳中和目標下我國CCUS技術發展面臨的潛在挑戰,并指出,我國已發布70余項與CCUS相關的政策文件,在CCUS技術研發、標準和融資等方面作出了積極部署。《報告》分析預測,中國CCUS減排需求到2025年約為2400萬噸/年,到2060年將達到23.5億噸/年,前景廣闊。
《報告》中明確,盡管我國CCUS技術發展迅速,但當前階段仍舊面臨應用成本高昂、有效商業模式欠缺、激勵和監管措施不足、源匯匹配困難等多方面挑戰,距離大規模商業化運行仍有一段距離。《報告》還預計,2030年后,電力與工業基礎設施的CCUS技術改造需求將迅速增加,為避免技術鎖定,需加快技術研發和迭代升級,保證成本能耗較低的新一代二氧化碳捕集技術能夠在窗口期廣泛部署應用,發揮減排效益。
為發揮CCUS技術在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的關鍵作用,《報告》建議,加快探索構建面向碳中和目標的CCUS技術體系,推進技術研發和大規模集成示范;推動相關制度法規和標準體系的制定,引導形成各主體都能夠有效參與的商業模式;此外,還應繼續深化CCUS等綠色技術領域國際合作與交流,加強人才培養和創新能力建設。
《報告》提出,需明確碳中和目標下CCUS技術需求,加快部署各環節低成本、低能耗關鍵技術研發,加快難減排行業的CCUS技術示范。超前部署前沿和顛覆性CCUS技術驗證,以及BECCS、DAC等負排放技術研發示范,在源匯相對集中區域超前開展二氧化碳管網基礎設施建設。除此之外,《報告》還指出要開展大規模全鏈條集成示范工程,爭取在“十四五”期間建成3~5個百萬噸級CCUS全鏈條示范項目,在2030年前建成千萬噸級CCUS產業集群。
在不可能完全放棄化石能源的條件下,CCUS是實現《巴黎協定》溫控目標的必要技術手段。該《報告》全面梳理了我國CCUS技術發展的現狀和趨勢,系統評估了CCUS技術的減排潛力,并對CCUS的技術經濟性進行了科學分析,相關結論對促進我國CCUS技術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資料參考來源:科技日報、經濟觀察報等)
相關資料下載: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預算209.5萬元 甘肅省嘉峪關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采購環境監測設備
近日,甘肅省嘉峪關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委托甘肅眾信招標咨詢有限公司組織公開招標,采購臭氧分析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等儀器設備,預算...2025-05-13 10:24:01 -
項目名稱:福建漳州核電廠3、4號機組安全級導波雷達液位變送器,項目編號:0739-254CNEIC2D02,招標范圍:福建漳州核電...2025-05-09 14:36:56
-
近日,我國科學家研制出基于“鎧甲”傳感材料的抗硫中毒的便攜式硫化氫氣體檢測儀,將為相關行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檢測解決方案。2025-04-30 11:09:56
-
近日,蘭州新區生態環境局委托甘肅中鑫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組織公開招標,為化工園區揮發性有機物監管能力提升采購車載 VOCs 監測系...2025-04-30 09:30:04
-
預算794.8萬元 伊犁哈薩克生態環境局采購一批細顆粒物檢測儀器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生態環境局就“伊犁州細顆粒物組分監測能力建設項目”發布招標公告,預算794.8萬元。2025-04-25 13:10:20 -
上海麥越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攜M-2060S惡臭在線監測系統、M-2060P便攜式檢測系統及廢氣治理項目亮相第26屆中國環博會,展示了...2025-04-24 14:23:17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