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讓傷口愈合 人造電子皮膚的重要一步
2023年06月05日 11:33:49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小王 點擊量:7601

人造電子皮膚是目前材料學領域的重要課題,從功能性角度來說是用于構建一個可以讓機器人產生觸覺的系統。此外理想的人造電子皮膚一般具備結構簡單、可塑性強等優點。
而得益于傳感器技術的發展,柔性壓力傳感器與柔性溫度傳感器的出現,讓人造電子皮膚能夠像傳統皮膚一樣感知物體的體積、重量、溫度。不僅如此,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突破,如今的人造電子皮膚甚至還實現了將傳感器信號轉化為大腦信號,提升了電子皮膚穩定性和續航的同時,也擴寬了其在臨床醫學領域的使用前景。
但即便如此,相較于人類皮膚,人造電子皮膚依舊存在許多難題,例如“愈合”能力。人類的皮膚之所以不可思議,除了強大的觸覺感知能力外,應對小傷口的自愈能力也很關鍵。事實上,這個自愈的過程比看起來的要復雜許多。人的皮膚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細胞結構,內部分了好多層,在愈合的過程匯中不同的細胞分工明確,皮膚會在每一層有選擇的愈合,并且重建神經組織,從而恢復整體功能。
可人造電子皮膚卻不一樣。人類的皮膚是人體的一部分,但是人造電子皮膚卻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它沒有復雜的組織結構來調節自愈的過程,也沒有辦法模仿細胞增殖重構的過程。但這并不代表電子皮膚無法自我修復,因為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團隊成功研制出了具備自我修復的能力的人造電子皮膚。
據悉,這種皮膚模仿了人類皮膚的多層結構,通過每層薄至1微米的功能各不相同的功能層來構成“人造皮膚”,每層的主干采用聚丙二醇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兩種聚合物材料組成,這兩種材料之間通過動態氫鍵定期連接。由于聚丙二醇和聚二甲基硅氧烷不混溶,并且都具備加熱后變軟流動,冷卻后凝固的特點。因此當這種皮膚受損后,經由溫度的變化便會慢慢的自愈。根據測試結果來看,室溫下,“人造皮膚”愈合大概需要長達一周的時間,如果加熱到70℃時,愈合時間可以縮短到一天以內。
當然這項技術目前仍處于實驗室階段,距離投入到商品上使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事實上機器人技術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爭議,有觸感有溫度的機器人或許短時間依舊不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但是讓人造電子皮膚實現自愈對于智能產品發展的意義我們也同樣不能忽視,這項技術一定程度上為智能電子產品實現損傷修復提供了全新的方向,也為未來產品的研發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銀行該行投放對外貿易領域貸款超6100億元,持續加大對外貿企業支持力度。2025-07-11 14:44:28
-
日前,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2025年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申報指南》,以加強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2025-07-11 10:33:38
-
近日,廣東省科學技術廳擬對“空地一體化連續變量量子保密通信示范網絡”等20個項目予以終止。現公示項目相關情況(見附件),公示時間為...2025-07-10 10:31:45
-
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商務部決定將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中國臺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2025-07-10 09:54:48
-
今年1—6月,我國新批準建立國家標準物質524項,同比增長78.8%,涉及研制單位51家。其中,國家一級標準物質31項,占比5.9...2025-07-09 15:27:33
-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安排超3000億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兩重”建設項目。至此,今年8000億元“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已全部...2025-07-09 11:20:11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