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三伏天plus版來襲,臭氧污染“爆表”當如何?
2022年07月18日 14:06:12
來源:環保在線 點擊量:3396

受氣溫升高影響,臭氧污染再度抬頭。此前,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臭氧污染形勢不容樂觀,污染防治任務仍然較重,擬加強監測工作力度,重點做到“三個突出”:全面覆蓋、重點區域及源頭監測。
【化工儀器網 時事熱點】白天40℃+、夜晚30℃+,全國多個地區開啟“日蒸夜煮”模式,而今年的三伏天比起往年更是plus版,長達40天之久。持續高溫加上晴朗少云的天氣,使得臭氧再度走上臺前,成為大部分地區的首要大氣污染物。
生態環境部7月下半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顯示,全國大部擴散條件良好,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受氣溫升高影響,華北、華東、成渝等地區局地及西北地區中部可能出現臭氧中度污染過程。
臭氧污染,通常由揮發性有機物(VOCs)、氮氧化物等在太陽輻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一般從每年五年開始增長,七八月份達到高點,進入秋季后逐步降低。而且,臭氧污染發生時往往是藍天白云,難以察覺,甚至會有“空氣很清新”的錯覺。
據《2021中國生態環境公報》統計,2021年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以臭氧污染為首要污染物的超標天數占總超標天數的34.7%,僅次于PM2.5的39.7%,并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和汾渭平原等主要區域還有上升的趨勢。
為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做好臭氧污染防治工作刻不容緩。事實上,我國2013年就已經將臭氧列為常態化監測大氣污染物,并積極對揮發性有機物、氮氧化物采取防控措施,從源頭進行監控、整頓。
例如,山西省要求聚焦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重點污染物,落實各項治污措施,并采取分級應急管控措施,緩解臭氧污染程度,對焦化、工業涂裝、包裝印刷和油品儲運銷等,開展揮發性有機物全方位、全鏈條、全環節治理。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在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臭氧污染形勢不容樂觀,污染防治任務仍然較重,擬加強監測工作力度,重點做到“三個突出”:
一是突出全面覆蓋。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均開展以非甲烷總烴為代表的VOCs總量監測,分析各城市VOCs的濃度水平。目前,已有244個城市完成自動監測站建設并開展聯網。
二是突出重點區域。根據大氣污染特征,開展差異化監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和其他PM 2.5超標城市,開展PM 2.5組分和VOCs組分監測;O3超標城市和其他VOCs排放量較高城市,開展57-117種VOCs組分監測。目前,臭氧超標的城市中,已有134個開展VOCs自動監測。
三是突出源頭監測。加強企業、園區、交通等污染源專項監測。在VOCs排放量較大的企業和工業園區周邊,開展VOCs組分監測;在公路、港口、機場、鐵路貨場附近,逐步建設交通污染監測站點,重點監測氮氧化物等臭氧前體物。
可見VOCs將是臭氧污染防治的關鍵所在。作為VOCs治理工作的主力軍,相關企業也在加快技術、產品研發。早在2020年,我國VOCs治理相關的企業就超過了2000家,涉及吸附、焚燒、催化燃燒、冷凝、生物治理等眾多細分領域。
中華環保聯合會分析稱,VOCs治理行業市場規模2020年達到741億元。按2020年至2025年13%的復合增長率計算,2025年行業規模有望突破1300億元。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4月28日,由國家能源局組織行業相關機構和專家編制的《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正式發布。《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氫能全年...2025-04-29 15:47:14
-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印發《中國履行〈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2025-04-27 14:41:52
-
近日,廣州醫科大學就“廣醫2025年公共衛生學院、基礎醫學院和金域檢驗學院教學實驗室建設儀器設備購置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2025-04-27 09:46:13
-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加強重點行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意見》,明確重點行業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嚴...2025-04-22 09:43:43
-
日前,國碳達峰碳中和計量技術委員會碳排放量計量分技術委員會關于《溫室氣體無組織排放監測系統校準規范》征求意見的通知,截止時間202...2025-04-21 13:21:53
-
近年來我國生態環保產業持續壯大,日益成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主力軍與實現“雙碳”目標的生力軍。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營收規模突破...2025-04-17 15:10:34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