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古籍修復術持續“上新” 技術讓文明“活起來”“傳下去”
2022年05月20日 11:24:14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江魚 點擊量:5607

現代儀器設備做支柱的古籍修復技術“一呼百應”。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 古籍是古代書籍的簡稱。在千年歷史長河中,古籍記錄著時代興衰榮辱、撰寫著人文朝綱。從夏商周到元明清,歷二十四朝更替,經七體漢字演變,古老的故事得以從泛黃紙張上走出來。從古版社經報告《永樂大典》到科技著作《天工開物》,浩如煙海的古籍凝聚著一個民族的智慧與文明。
東漢元興元年,蔡倫造紙。此后,紙張成為傳唱千年的主角。然而,紙張是文化傳播的主體,卻也飽受風霜雨雪的“摧殘”。長時間的存放,古籍磨損、油漬、蟲害等問題不斷。如何讓古籍再煥生機?現代儀器設備做支柱的古籍修復技術“一呼百應”。
人工手藝難治棘手“傷病”
我國古籍修復技術歷史悠久。早在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中就有關于古籍修復的論述,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明代周嘉胄的《裝潢志》、清代孫從添的《藏書記要》中均有關于古籍修復的記載。然而經過戰火、時間的洗禮,不同程度的蟲蛀、污漬、酸化、酥脆、霉變、粘連等嚴重“傷病”爆發。單純依靠人工修復古籍顯得力不從心。
例如在古籍清潔時,此前多以化學溶劑為主的濕洗方法,但化學試劑對古籍的損傷不可避免。再如古籍破損修補過程中,受損嚴重的古籍修補前要先揭展書葉。干揭法、濕揭法、蒸揭法及粘揭法對粘連嚴重的紙張來說,并非時時可行。
現代儀器成就再生性保護
國務院、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要求“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國寶貴的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新技術時代到來。多位古籍修復專家提出要將傳統手工操作與現代科技方法有機結合。
一項“脫酸”技術在古籍修復圈火了起來。酸是公認的“紙張殺手”。在酸性條件下,以纖維素為主要成分的紙張容易發生水解,促使紙張老化。直接后果就是古籍紙張由淺黃轉為暗黃,甚至變為褐色,脆化碎化,每翻閱一次就會掉落大量紙屑。想要化酸,還得技術“助陣”。
當前,我國自主研發的脫酸技術正在崛起。古籍脫酸技術主要有氣相脫酸法、水溶液脫酸法、有機溶液脫酸法以及利用物質超臨界狀態的特殊物理性質脫酸法。這一技術也在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脫酸技術團隊的科研成果成功實現了產業化。據了解,該款儀器能實現整本文獻批量脫酸,不僅更高效,且不會影響古籍外觀。并已累計脫酸搶救了60多萬張歷史文獻。如今,國產脫酸儀器打破了此前昂貴的進口脫酸設備,實現技術和價格的雙提升。
延長古籍保存時間不能僅依靠脫酸,加固古籍也是延續其生命力的關鍵。醇溶性膠黏劑純棉網常溫加固技術加固紙質,醇溶性膠黏劑高分子增大了纖維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紙張力學性能及耐老化性能均得到顯著提高。
不僅如此,一批自主原創技術在推動古籍高清攝影、古籍修復用紙抄造、古籍修復浸染、紙張脫酸保護等多個項目取得重大突破。例如虹吸技術可以避免傳統的清洗方法中清洗液循環使用出現的交叉感,清洗后紙張光澤度幾乎無變化,PH值、光度提高;多功能纖維測量儀能直接觀察纖維形態,從而診斷紙張的“病情”。
大考當前,新鮮力量應當如是
一般來說,古籍保護包括原生性保護、再生性保護、傳承性保護。原生性保護就是保護古籍文物本身;再生性保護是指對古籍進行影印、數字化,并進一步整理;傳承性保護則是讓古籍里的知識、故事、思想等傳入尋常百姓家。
從狀況調查、版本鑒定、分析檢測了解古籍年代、裝幀形式、破損情況和紙張類別,到繪制病害圖,制定修復方案······多道工序后,一本古籍才能陳列在博物館。如今的技術已經讓古籍“活起來”,如何“傳下去”則是另一考點。
一方面,微縮技術成為保護傳統文化的要領。1985年,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成立,加大自主原創縮微技術攻關力量,經過了多代的發展變化。目前,縮微技術中最新使用的滌綸片,可保存500年以上,保存期遠遠長于數字化儲存用的磁盤、光盤等介質。
另一方面,數據化技術為文化傳承提供契機。從敦煌藝術展覽到數字資源庫,具有幾千年的文化藝術正在以一種全新的面貌進入人們的視野。
2016年,國家圖書館搭建“中華古籍資源庫” 平臺,在線發布國家圖書館藏善本古籍影像10975部。此后,接連在線發布國家圖書館藏善本古籍影像6284部,《趙城金藏》1281部、善本古籍影像1928部,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5300余號。目前,該平臺已經累計發布古籍及特藏數字資源10萬部(件),實現免登錄在線閱覽,極大地滿足了社會公眾對古籍資源的利用需求,改變了古籍整理研究的生態。
與此同時,上海圖書館、云南省圖書館以及鎮江市圖書館都在實現古籍數字化。目前,全國39家古籍收藏單位在線開放共享古籍數字資源超過兩萬部。古籍受益于數字化技術,揭開神秘面紗,再次現世。
(資料來源:科技日報、人民日報、維普、萬方等)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青年學生團隊瞄準航空發動機熱力處理難題,經過3年技術攻關,研發出多介質高速射流分區可控的快速冷卻技術...2025-07-11 13:32:01
-
儀器儀表位列重點領域!兩部門印發《計量支撐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
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計量支撐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2025-07-10 09:24:02 -
屬于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上海香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正式獲批“國家標準驗證點(香料香精化妝品)”,這是我國香料香精化妝品領域設立的首個且唯...2025-07-09 11:44:40
-
2025 年 7 月 5 日至 8 日,中國材料大會在福建省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超 30000 名專業觀眾和 500 多家國...2025-07-08 15:21:38
-
我國首個深空探測領域國際科技組織——國際深空探測學會在安徽合肥成立,這也是落戶安徽的首個國際組織。2025-07-08 15:11:32
-
由我國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道路車輛 自動駕駛系統測試場景 場景評價與測試用例生成》近日正式發布。2025-07-08 11:22:54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