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政策、能源支撐轉型 交通運輸領域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2022年04月22日 09:45:16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解意 點擊量:8428

交通運輸領域的環境污染是造成我國生態環境問題頻發的主要因素。因此,做好交通運輸領域的碳達峰和碳中和工作勢在必行。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汽車、火車、飛機等對于日常出行必不可少,雖然我國目前正在大力推廣新能源交通,可無論是公共交通工具還是私人交通工具,還將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依賴于傳統能源。
交通運輸領域的環境污染是造成我國生態環境問題頻發的主要因素。數據指出,交通運輸領域產生的碳排放量占我國碳排放總量約10.4%,其中公路運輸占到了交通運輸碳排放的85%以上。而“雙碳”目標的提出不僅是我國改善能源結構、加快產業轉型的重要支撐,也是我國對世界作出的大國承諾,對于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和未來發展意義重大。因此,做好交通運輸領域的碳達峰和碳中和工作勢在必行。
政策法規猶如利劍出鞘 倒逼交通運輸領域綠色轉型
據有關數據統計,2013-2019年,我國交通運輸領域碳排放年均增速保持在5%以上。截至2021年9月,中國機動車保有量達到3.9億輛,持續保持世界第一,而這一數字還將繼續增加,這也成為我國交通碳排放增長的主要因素。機動車數量的增加帶來城市交通擁堵現象的頻發,研究表明,交通擁堵會進一步帶來更多的碳排放,這也導致我國碳排放量高居不下。
減少碳排放量一直是我國努力的方向,早在2019年,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提出要強化節能減排、打造綠色高效的現代物流系統等要求。后來為了兌現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我國又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并積極踐行落實。
2021年印發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要促進交通能源動力系統低碳化和優化調整運輸結構等要求。近日,交通運輸部、科技部又聯合印發了《“十四五”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規劃》,提出要聚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與綠色交通發展要求,突破新能源與清潔能源創新應用、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交通污染綜合防治等關鍵技術,打造綠色交通。
國家層面的政策法規的出臺可謂一柄利劍,在倒逼交通運輸領域實現綠色集約轉型。而要實現交通領域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與交通運輸未來發展規模和碳減排措施力度密切相關,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重大挑戰。
實現交通領域的“雙碳”目標 清潔能源是關鍵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成為被廣泛討論的熱詞,帶起一輪減污降碳、綠色出行的新風尚。據有關數據顯示,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新增333.41萬輛,在汽車市場的占有率達到16%,預計2022年將提高至22.6%。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要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4月20日,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能源融合發展,共建綠色世界”分論壇舉行,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領域和主戰場在于能源行業。
相應地,清潔能源正是實現交通領域“雙碳”目標的關鍵要素。清潔能源不只是指新能源,應當包括傳統能源清潔化和多種能源綜合利用等方面。雖然太陽能、氫能、風能、核能等新能源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比重越來越大,但是傳統能源在我國仍將長期存在的現實不可忽略。因此,運用先進技術實現傳統能源的清潔化是必然要求且是改善能源結構的主要方向,包括對污染氣體的無害化處理、廢棄氣體的轉化處理等。只有將傳統能源清潔化和新能源規?;C合利用,才能滿足我國龐大的能源需求和實現節能減排的愿景。
結語:在交通運輸領域,“雙碳”不只是理論上的美好目標,更是真真切切落到實處的方向引領。隨著清潔能源的不斷普及和民眾綠色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相信我國大氣環境將得到極大改善,并如期兌現向世界所作出的承諾,而汽車、飛機、輪船的黑煙也將成為歷史,那個時候,天空不再陰霾,空氣一片清新。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