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驗收之年開啟新格局 大氣污染治理將發生3點變化
2020年10月09日 15:37:43
來源:環保在線 點擊量:4078

近年來,我國大氣污染治理成效顯著。2020年1至8月,PM2.5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但大氣污染治理的區域性也越來越明顯,成為攻堅期的一大突破點。業內人士指出,針對這一問題,大氣污染治理既要注重“分”也要注重“聯”。
【化工儀器網 行業動態】 近年來,我國大氣污染治理成效顯著。2020年1至8月,PM2.5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但大氣污染治理的區域性也越來越明顯,成為攻堅期的一大突破點。業內人士指出,針對這一問題,大氣污染治理既要注重“分”也要注重“聯”。
在2020年提到藍天保衛戰,很多人都會說今年是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
看看頭頂上的藍天,我們也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近年來空氣質量的巨大改變。數據顯示,2020年1至8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6.7%,同比上升5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
大氣污染治理成效顯著。
但隨著大氣污染治理進入攻堅期,周期性、區域性和復雜性越來越明顯。
日前,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10月上半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其中顯示,北京、汾渭平原、東北、西南和西北等區域將以PM2.5污染為主,而長三角、蘇皖魯豫和華南等區域可能出現臭氧污染。
由此可見,因地制宜推進PM2.5和臭氧污染減排是接下來大氣污染治理行動中的關鍵。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后建議,要針對這些城市的不同處境,在“十四五”期間可對其設立差異化目標與策略。同時,對“優等生”,適時提出“進階”目標,而對未達標城市,可明確達標的時間點和路線圖。
此外,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也表示,PM2.5控制目標的初步考慮是“分區域、分階段實現達標”。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是,空氣是流動的,能夠在區域內進行傳輸,如果一個地方的空氣沒有治理好,也會對周邊城市的空氣質量造成影響。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重在“聯”。2019年初,生態環境部明確繼續推進重點區域聯防聯控。近年來,京津冀、長三角等重點區域已建立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污染問題得到有效治理,逐步實現從“點源治理”向“區域綜合治理”轉變。
尤其是在重污染天氣中,在即將驗收的沖刺階段,2020年將更加強調重污染天氣的一對一應對。在生態環境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中,趙英民表示,將通過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完善重點區域應急聯動機制,建立快速有效的運行模式,保障啟動區域應急聯動使各相關城市及時響應、有效應對。
京津冀及其周邊地區、長三角等區域的大氣污染治理成績亮眼,而汾渭平原、東北地區、川渝地區和蘇魯皖豫等大氣污染突出,這些起步較晚、基礎比較薄弱的地區,成為大氣污染治理和環境監管的洼地。因此。在治理的重點管控區域上,我國接下來也將逐漸向這些區域進行轉移。
綜上來看,2020年,不僅是藍天保衛戰的收官之年,更是我國大氣污染進入更精細化治理階段的起點。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預算211.5萬元 廣東省韶關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采購大氣監測儀器
近日,廣東省韶關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委托廣東至衡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組織公開招標,采購便攜式噪聲監測儀、便攜式O3檢測儀等大氣監測儀器,...2025-06-30 11:22:22 -
近日,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開展2025年度檢驗檢測機構監督抽查工作,計劃檢查100家,涵蓋生態環境監測、食品檢驗、成品油檢...2025-06-27 13:37:40
-
近日,浙江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等7部門發布《浙江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24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總體保持高位...2025-06-24 14:19:50
-
IG China 2025啟幕 測司儀表賦能氣體產業綠色轉型
測司儀表(上海)有限公司攜可視化泄露檢測儀ULD500、殘油量檢測OC500等精良產品亮相,以“德國制造”的技術底蘊與創新成果,成...2025-06-20 11:03:04 -
近日,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委托黑龍江百誠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組織公開招標,采購手持式揮發性有機氣體分析儀、便攜式惡臭分析儀等環境執法...2025-06-20 09:10:44
-
數據顯示,河北省資質認定獲證檢驗檢測機構2554家,擁有國家質檢中心23家、省級質檢中心81家,檢驗檢測從業人員7.23萬人。20...2025-06-16 11:33:30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