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氣溫飄忽不定 溫度計如何掌握氣溫變化
2020年05月07日 09:22:00
來源:儀器網 點擊量:4591

即使到了今天,溫度計的歷史依舊是中小學科學課本中重要的知識點。溫度計的誕生可以追溯到1593年,早的溫度計是由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明的,并在隨后的歷史長流中不斷改進,終發展到如今可以即時準確測量溫度狀況、記錄溫度變化規律的溫度計。
【化工儀器網 行業動態】前兩天還熱的發悶,立夏當天卻陰雨連綿,冷風陣陣,盡管五一假期已經過去,但是相信不少人對小長假期間的氣溫波動記憶猶新,小編身邊更是有不少人用“鬼天氣”來評價前幾年的氣象變化。但是客觀地來說,即便是如此飄忽不定的氣溫波動,如今的我們依舊可以借助天氣預報提前預知,并有所準備。而這一切,都要感謝溫度計的誕生與發展。
即使到了今天,溫度計的歷史依舊是中小學科學課本中重要的知識點。溫度計的誕生可以追溯到1593年,早的溫度計是由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明的,并在隨后的歷史長流中不斷改進,終發展到如今可以即時準確測量溫度狀況、記錄溫度變化規律的溫度計。
溫度計的技術與發展
在很長一段時間,溫度計的工作都離不開一個簡單的物理現象——熱脹冷縮,甚至客觀的來說,在很長一段時間,溫度計的發展都是圍繞內部填充物來做文章的。其中緣由也很簡單,因為熱脹冷縮本身就是物體對于溫度變化產生感應的一種自然現象,而溫度計所做的便是將這種變化放大到人肉眼可以感受到的程度。同樣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如今的半導體溫度計、熱電偶溫度計等,盡管很大一部分已經擺脫了熱脹冷縮的原理,但本質依舊是利用溫度變化帶來的影響。
傳統的液體溫度計存在兩個較大的問題,其一是安全性,這和液體溫度計尤其是水銀溫度計的材料有直接關系,而關于水銀的安全問題,我想不用多說大家也清楚;其二就是適用性問題,液體溫度計普遍存在不耐寒的特點,而這也使得這類溫度計在一些地區無法準確的顯示溫度。
而包括半導體溫度計在內,現在常見的溫度計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利用電學原理來工作的。例如半導體溫度計。得力于半導體材料的飛速發展,人們逐漸發現或者研究出了一些隨溫度變化,電阻變化明顯的半導體材料,而將這種材料設計到電路中之后,便可以通過測量因電阻變化而產生變化的電流大小,來測定溫度,并且,這類溫度計的精度往往也更高。當然,這類溫度計與傳統液體溫度計比也存在明顯的缺點——需要用電,在電壓不穩定或者無法正常供電的場合便無法發揮作用了。
古代人們的智慧 了不起的測溫儀器
節氣是我國古代人們對氣候變化規律有所掌握的直接證明,那是不是說在溫度計出現、引入中國之前,中國人已經擁有掌握溫度的技巧了呢?或許真是如此。盡管無法和溫度計的測量精度做對比,但是中國古代已經有了測量溫度的方式——“冰瓶”。但是客觀地說,冰瓶所能做到的,也僅僅是“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因此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儀器。也正因如此,從側面展示了測溫儀器的誕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編輯點評:對于現代人來說,出門看天氣預報是一種習慣,因為一天的溫度將影響我們所穿衣服的厚度和多少,下雨的可能性大小將決定我們是否帶傘……天氣預報的準確性深刻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原標題:五一氣溫飄忽不定 溫度計如何掌握氣溫變化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國新辦舉辦發布會,表示今年經濟總量預計可以達到140萬億元左右;增量預計超過35萬億元,超過世界排名第三的國家的經濟總量。2025-07-09 16:12:47
-
項目名稱:復旦大學高溫紅外輻射測試設備,項目編號:3109-254Z20253009,招標范圍:高溫紅外輻射測試設備 1套,招標機...2025-07-03 14:39:13
-
南京大學王肖沐教授和王軍轉教授通過設計遂穿結光電場效應晶體管,創新地提出基于陡坡效應的光電晶體管,這一突破重新定義了光電探測器的靈...2025-06-12 14:31:57
-
項目名稱:華東理工大學超細顆粒全自動原位紅外成像系統,項目編號:1639-254122240140/02,招標范圍:超細顆粒全自動...2025-05-21 13:33:43
-
致力于推動國產工業溫控智能化 普泰克驚艷亮相CIBF2025
作為工業溫控領域的技術型企業,普泰克(上海)制冷設備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泰克”)攜其核心產品——新能源部件測試溫控系統驚艷亮...2025-05-19 10:48:45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