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雙面”微生物(上):微生物檢測技術盤點
2018年08月21日 15:36:19
來源:中國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8094

微生物指的是以細菌、病菌、真菌和少數藻類等為代表的、一切肉眼難以觀察到的微小生物的總稱。按照其存生存環境的不同又可以分為空間微生物和海洋微生物等。雖然同為地球上生生不息的生命體,人類與微生物的關系卻并不融洽,可謂是典型的“相愛相殺”。
【中國化工儀器網 本網視點】微生物指的是以細菌、病菌、真菌和少數藻類等為代表的、一切肉眼難以觀察到的微小生物的總稱。按照其存生存環境的不同又可以分為空間微生物和海洋微生物等。雖然同為地球上生生不息的生命體,人類與微生物的關系卻并不融洽,可謂是典型的“相愛相殺”。

微生物致病,是其與人類“相殺”的主要原因。近年來,大量新現和再現微生物感染所導致的疾病大肆蔓延,而人類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頻頻陷入被動的狀態,健康狀況屢屢受到威脅。而從其與人類“相愛”的一面來看,微生物的存在也并非全無益。頗受人類青睞的奶酪、面包、葡萄酒等,就是人們利用微生物對食品氣味和組織結構的影響來生產的。除此之外,早由弗萊明從青霉菌抑制其他細菌的生長中發現了青霉素,更是揭開了抗生素在醫學界的劃時代意義。
為了更好的發揮微生物的積極作用,減少部分微生物對人類生命健康產生的威脅,各種微生物檢測技術應運而生。
顯色培養基檢測技術
顯色培養基檢測技術是一種常規的培養鑒定法,一般用于對沙門氏菌、志賀菌、副溶血性弧菌、H7大腸埃希菌、單增李斯特菌、阪崎腸桿菌、大腸桿菌等微生物的檢測。
顯色培養基檢測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種屬細菌代謝所產生的酶的特異性,在培養基中加入相應的特異性酶底物和抑制劑。當具有某種特異酶的細菌與酶底物發生作用時,顯色基團會游離出來附著在菌落上,形成顏色獨特的菌落。檢測人員只需根據菌落的顏色,就能直接對菌屬做出鑒定。
這種方法的優勢在于快速、簡便和節省時間。大多數顯色培養基在樣品增菌后,分離培養18到24小時,就會產生不同顏色的菌落。研究人員根據菌落的顏色就能做出初步鑒定。此外,顯色培養基作為一種典型的確證實驗,靈敏度高且特異性強,大大簡化了后續的鑒定步驟。
乳膠凝集反應檢測技術
乳膠凝集反應檢測技術主要用來檢測李斯特菌、沙門氏菌、彎曲桿菌、大腸桿菌O157和軍團菌。其在畜牧業、臨床藥物應用等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
乳膠凝集反應試驗是以乳膠微粒為載體的間接凝集試驗。通過人工方法將抗體包被于與免疫無關的大分子聚苯乙烯或羧化聚苯乙烯乳膠顆粒上。當敏感的乳膠顆粒與待檢細菌懸液混合后,迅速形成肉眼可見的凝集團塊,用于篩選可疑菌。
這種方法操作簡便、快速,結果易判讀且陰性預測值高。這種方法也不需要特殊的儀器加以輔助,憑借肉眼就能判斷,價格相比血清學和病原學要親民得多。乳膠凝集反應檢測技術主要適用于臨床檢驗。
酶聯免疫熒光技術
酶聯免疫熒光技術(ELFA)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的酶免疫分析技術。該技術以熒光劑為底物,同時兼具酶聯免疫吸附技術和熒光免疫技術兩種方法的優勢。
酶聯免疫熒光技術通過將已知抗體吸附于固相載體,加入待測樣本,使得樣本中的抗原與固相載體上的抗體相結合、酶標抗體與樣本中的抗原結合。其中,加入酶反應的底物被酶開始催化,轉化成帶有熒光的產物,這種產物的量與標本中受檢物質的量直接相關。研究人員依次為依據來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ELFA技術具有特異性強、檢測速度快、自動化程度高以及抗感染能力強等優勢,能夠一次性實現對多個樣品的檢測。其在醫學檢驗和食品致病菌檢測方面的應用也越來越廣。
除上述三種方法外還有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免疫磁珠技術、傳感器技術等。隨著國家對微生物檢測的重視,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方法體系。
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微生物檢測手段不斷更新。為了更好的促進檢測技術的發展,實現與先進技術的接軌,我國還需要充實監督檢驗機構的檢測能力,促進新技術在微生物檢測上的應用,從而建立起一套更為完整的微生物檢測體系。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