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CBIFS2018“直擊”真菌毒素檢測前沿技術
2018年04月10日 12:33:47
來源:中國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10631

2018年4月9日-10日,由中國檢驗檢疫學會和太平洋展覽主辦的“CBIFS2018第十一屆中國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青島隆重舉行。會議吸引了來自政府監管部門、檢測機構、科研院所、食品企業等單位的領導、專家、技術人員等1200多人參加,110多家企業參展。
【中國化工儀器網 本網視點】 2018年4月9日-10日,由中國檢驗檢疫學會和太平洋展覽主辦的“CBIFS2018第十一屆中國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青島隆重舉行。會議吸引了來自政府監管部門、檢測機構、科研院所、食品企業等單位的領導、專家、技術人員等1200多人參加,110多家企業參展。

各大分會場集錦
CBIFS食品安全技術論壇一直致力于為業界同仁切磋技藝、百家爭鳴提供廣泛的交流平臺,本次會議組織技術講座100余個,各項專題論壇14個。繼4月9日五大專題論壇報告圓滿結束后,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食源性微生物檢測技術、農獸藥殘留檢測技術、真菌毒素檢測技術、食品檢測技術研究與應用、美國HARPC對食品企業的影響專題分會等六大專題論壇于10日上午同期召開。

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研究員 陳舜琮
“真菌毒素檢測技術”專題論壇在柏林廳Ⅰ舉行,由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陳舜琮研究員主持。來自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北京美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南昌大學中德聯合研究院、安捷倫、北京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中心等多位專家、企業代表帶來了精彩的報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關亞風
來自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關亞風,帶來了題為《真菌霉素樣品制備和液相色譜熒光定量檢測》的報告。該報告圍繞食品中關注的真菌霉素和相關標準法規、真菌霉素的液相色譜—熒光分析、真菌霉素的樣品制備、發展趨勢及展望等四個方面展開。報告中,關教授首先介紹了嘔吐霉素、伏馬菌素、展青霉素等多種食品中關注度較高的真菌霉素,并解讀了食品中真菌霉素的限量標準。隨后,其詳細講解了基于色譜分離和基于免疫化學兩種分析真菌霉素方法的優缺點,并重點講述了LC-FLD分析方法在各類真菌霉素中的應用。在報告尾聲,關教授表示液相色譜--光學檢測方法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實驗室廣泛采用的真菌霉素標準分析方法,該方法能夠涵蓋大部分食品中關注的真菌霉素。同時,他還特別強調發展小型化、高靈敏耐用的熒光檢測器也尤為關鍵。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員 張奇
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張奇,帶來了題為《食品真菌毒素檢測和非靶向篩查技術》的報告。該報告首先介紹了真菌毒素的種類及分布地區,并詳細講述了五種具有致癌作用的真菌毒素。隨后,張奇以黃曲霉毒素抗體特性為基礎,闡述了真菌毒素特異性識別試劑。在報告中,張奇著重介紹了實驗室檢測技術、真菌毒素納米金試紙條檢測技術、時間分辨熒光試紙條檢測技術、真菌毒素免疫親和檢測技術、真菌毒素非靶向篩查技術等多種相關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北京美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經理 魏丹丹
來自北京美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經理魏丹丹,帶來了題為《生物毒素檢測技術及相關問題的探討》的報告。生物毒素是指各種生物來源且不可自復制的有毒化學物質,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產生的對其它生物物種有毒害作用的各種化學物質。由于生物毒素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許多生物毒素還沒有被發現或被認識。因此,生物毒素中毒的救治與公害防治仍然是世界性的難題。在報告中,魏經理著重介紹了真菌毒素和海洋生物毒素的危害。并以黃曲霉毒素檢測為例,闡述了同位素稀釋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液相色譜-柱前衍生法、液相色譜-柱后衍生法、酶聯免疫吸附篩查法、薄層色譜法等多種檢測方法的應用。

南昌大學中德聯合研究所研究員 何慶華
來自南昌大學中德聯合研究所研究員何慶華,帶來了題為《真菌毒素綠色免疫分析技術》的報告。該報告從真菌毒素免疫分析體系的現狀、真菌毒素免疫分析體系構建、真菌毒素免疫分析體系應用等三個方面展開。在報告中,何教授詳細介紹了其課題團隊的相關研究成果。其中主要包括:以真菌毒素作為食源性化學污染物的研究模型、基于抗原模擬表位的理論開展真菌毒素全抗原模擬物的構建研究、以抗原模擬物品為核心元件建立真菌毒素的綠色免疫分析新模式。

安捷倫公司的資深液質應用工程師 李建中
來自安捷倫公司的資深液質應用工程師李建中,帶來了題為《安捷倫創新性液質聯用技術平臺助力食品中生物毒素分析》的報告。在報告中,他介紹了真菌毒素的分類及檢測標準,并著重講述了安捷倫液質聯用技術平臺在真菌毒素分析中的解決方案及相關產品。

北京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王蒙
來自北京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蒙,帶來了題為《基于“一步凈化”的農產品中交鏈胞毒素快檢技術研究》的報告。其主要介紹了在低溫下也可以繁殖的交鏈孢菌及其產物毒素的檢測及前處理技術。報告中,王蒙特別提出了運用鹽析的方法對樣品進行前處理,這樣既可以保證回收率,又可以實現待測物質的分離。同時,她還分享了在實驗中碳納米管材料的設計,這種設計可檢測多種真菌毒素,且回收率均可達到85%以上。

論壇現場
在“真菌毒素檢測技術”專題分論壇上,6位專家學者帶來了精彩的報告,內容廣泛涉及真菌毒素檢測的實驗室確證方法和快速檢測方法以及相關標準情況。CBIFS2018精彩紛呈,10日下午大會還將開展4個主題論壇,更多精彩報告請持續關注CBIFS2018。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智能設備將更加智能、靈活,能夠更好地模擬人類的烹飪技巧與服務方式,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2025-05-09 15:38:50
-
食品機械企業若想避免違反廣告法,需要從多個方面著手。2025-05-08 15:05:03
-
近年來,我國生鮮乳產量穩步增長。“新鮮、營養、安全”成為選購生鮮乳的關鍵詞。不僅追求產品的新鮮度,更注重其營養成分的保留和安全性,...2025-05-07 13:58:40
-
一個曾經“鮮不過一夜”的果品,正借助食品機械延展出多條產業支線,獲得更長久、更廣闊的市場生命。2025-05-06 14:35:03
-
小櫻桃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鮮食與加工兩條路徑的選擇,如何走好這兩條路,成為產業持續發展的關鍵。2025-04-30 16:03:15
-
發展小龍蝦深加工產業,成為破解這些難題、延伸小龍蝦產業鏈、提升產業附加值的必由之路。在各類小龍蝦深加工產品中,小龍蝦尾憑借其獨特優...2025-04-29 15:49:46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