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點
查看更多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德國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的Klaus Rajewsky教授及其團隊報道B1細胞的產生并不需要不同的祖細胞。相反,他們的實驗表明B1典型的B細胞受體(B1-typical B-cell receptor)能夠將B2細胞重編程為B1細胞,這表明B1細胞是由于它們的特殊B細胞受體而出現的。這項研究可能會解決一項持續了幾十年的免疫學爭論。
B細胞有兩種類型。B2細胞構成體內白細胞群體的大部分,主要在血液和胸腺、脾臟、淋巴結、骨髓等淋巴器官中循環。另一方面,B1細胞主要存在于腹膜腔和胸膜腔中,因此存在于腸道和肺部周圍的區域。它們對廣泛的外來蛋白(稱為抗原)作出反應,但也對身體自身的一些抗原作出反應,因而不同于高度特化的B2細胞。
這些研究人員利用僅在B1細胞中發現的B1典型B細胞受體替換成熟的B2細胞中的B細胞受體。這一過程將這些經過操縱的B2細胞轉化為B1細胞。Graf報道,“我們能夠證實這些細胞獲得了B1典型的表面標志物。”這些經過操縱的B2細胞也具有B1細胞的功能特性。Graf 說,“當我們將它們移植到小鼠體內時,它們會歸巢到身體中天然發現B1細胞的那些部位。”此外,這些細胞開始自發地產生抗體。Graf解釋道,“這也是B1細胞的典型特征。”更重要的是,一旦B1典型的B細胞受體在B2細胞表面上表達,這些細胞在一到兩周的時間內開始大量增殖。這與B1細胞在早期階段的自然發育非常相似---這個過程很少被研究過。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