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概念驗證——重塑中國科技成果轉化新生態
2025年04月17日 15:10:04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羊舌木 點擊量:5794

近年來,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備受關注,與此同時,“最初一公里”的概念也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當下,從源頭開始驗證一項實驗室階段科研成果的市場潛力變得越發重要,“概念驗證”就是其中關鍵一環。
眾所周知,科技成果轉化一直是世界性難題,其中一大難點就在“最初一公里”,即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為商業機會或社會應用價值的不確定性較高。而“概念驗證”作為科研成果轉化的創新模式,就是要在科研成果轉化源頭爭取科技創新先機。
概念驗證鏈條包括“ILMC”四階段,分為初始概念驗證、實驗室項目驗證、中試和熟化驗證、市場化公司驗證。分階段概念驗證是降低預期風險、判別技術可行、提高成果價值、吸引市場投資的重要手段。
前兩個階段是項目發現環節,對成果轉化十分重要,政府資金支持和驗證組織工作是重要保障。后兩個階段是項目轉化環節,對組織主體要求較高,社會資本的參與和組織工作形式是關鍵。
近日,在上海舉行的概念驗證平臺建設發展年度論壇暨IPTTO概念驗證網絡啟動儀式上,IPTTO(技術轉移平臺)聯合創始人、上海市科技成果評價研究院副院長池長昀指出:“概念驗證是科技成果轉化的‘探路者’,通過小規模實驗驗證實驗室成果的可行性,從而提高最終落地的成功率。”直指當前科技成果轉化面臨的雙重挑戰——“最后一公里”轉化難與“最初一公里”市場潛力驗證缺失的問題。
近年來,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持續引發關注,而“最初一公里”的概念驗證亦逐步成為焦點。池長昀強調,在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當下,“從源頭驗證科研成果的市場潛力至關重要,概念驗證正是關鍵一環”。
這一機制最早由歐美高校與科研機構探索實踐: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麻省理工學院等高校于21世紀初率先建設概念驗證平臺;歐洲研究委員會(ERC)自2011年推出資助計劃,截至2024年7月已支持2000個項目,顯著提升了科技成果轉化效率。
相比之下,國內對概念驗證的探索起步較晚但進展迅速。自2013年起,政策與實踐中逐步引入概念驗證機制,多地政府加速布局概念驗證中心。與此同時,2024年7月,《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加快布局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試驗證平臺。
有相關專家認為,可以從多個維度發力,以階段性評估驗證降低風險,同時提高創新鏈條參與者的積極性。首先是建立分階段評估與動態調整機制。除了對每個項目實施短期、中期及長期考核,且各階段設定差異化指標外,還需依據項目特性靈活設定考核周期。其次是采用合理考核方式應對概念驗證中的失敗事例。最后則是關注長板,打造各具特色的概念驗證平臺。
技術經理人作為連接科學家與企業家的橋梁,其重要性被反復強調。上海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王海花調研發現,國內概念驗證從業者存在顯著人才缺口,需通過產學研合作培養“復合型技術經理人”。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院金融碩士項目主任侯家佳進一步建議:“需融合政策、科技、市場、法律等多學科,設計科學培養體系。”
池長昀總結道:“概念驗證的底層邏輯是在不確定性中把握確定性,其核心是建立科學有效的篩選、評估、驗證機制。”他期待未來通過概念驗證網絡集聚資源,加速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起飛”并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站在科技創新的潮頭回望,概念驗證機制的興起不僅架設起基礎研究與產業需求之間的雙向橋梁,更重塑了科技成果轉化的底層邏輯。未來,當實驗室的奇思妙想經過驗證網絡的層層淬煉,轉化為改變社會的硬核科技,我們將看到:科技創新不再是孤勇者突圍的驚險躍遷,而是整個創新生態共同進化的必然結果。
(資料參考來源:中國科學報等)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日前,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獎學金評審委員會按照《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獎學金獎勵條例》,經嚴格認真的形式審查、初審、會評,共評出2025年度...2025-07-23 15:45:42
-
為推進智能微系統技術的規范化發展,《智能微系統測試流程總則》標準制定工作組正式成立。2025-07-23 15:21:54
-
《方案》圍繞“儲備一批、研發一批、上市一批”產品研發與更新體系,提出儲備創新需求、突破創新產品、上市創新產品等三項共計15條重點任...2025-07-23 14:47:01
-
南京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動物科學類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驗儀器采購項目的預算為119萬元,項目編號為ZF20250373。2025-07-23 14:20:25
-
日前,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經綜合評估,現將2025年度北京市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見附件)予以公布,集群認定有效期為三年(20...2025-07-23 14:04:55
-
《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并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率。2025-07-23 11:10:38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